崇武古城的人文历史

       诗文

       明代以来不少来崇武的官宦文士,都情不自禁地题联赋诗加以赞美。如明嘉靖年间吏部郎李恺为西门楼题联:"举酒邑南溟谁将鸣琴歌舜日;登台瞻北斗我当缙笏拜尧天"。明末司空何乔远为东门楼题联:"玄岳借名山胜镇边城乍大小,光天先出日辉明望县锦田溪"。

       崇武古城一修建,就很特殊地按县城的规格把宋代建的诚应庙改为城隍庙祀显佑伯,同时兴建了东岳庙。由此可见,周德兴在福建沿海加强防务建设时,是把崇武城作为重点工程另眼看待的。

       《明史·兵志》也载:"惠安东偏,穷海而止,其镇崇武。国初以其为岛夷出没之路,设千户所,置官屯戍,以御外护内,虑至远也"。在崇武城南郊峡道壁谷,盘石岩,峭壁间的"海门深处"石刻即为著名诗、书、画名家黄克晦所书。黄克晦曾经"十年避乱别江湾"。

       1569年(隆庆三年),倭患平定,黄克晦重返家园,他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咏唱了平倭后的太平景象:"海天南望战尘收,漠漠平沙罢唱筹,渔艇已鸣烟前橹,农人又住水边洲"。明代布政使惠安人戴一俊也曾在崇武的龙喉岩上摩刻一联:"嘘吸沧溟涵地脉,吐吞日月镇天池"

       抗倭

       崇武古城建城之前,这里经历元末兵乱,只剩下10户人家。建城后,即抽漳州十县壮丁1304名戍此防倭,又从安徽等省调来千户、百户、镇抚等十几名官员,这些人不少随带家眷,入籍定居,至今还有"百家姓,万人丁"之称,兵士们在这里生息繁衍,为捍卫古城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据史书记载,1424年(明永乐二十二年),倭寇一千多人从大山登陆,烧杀抢掠。崇武的千户张荣率领军民奋起抗倭,力战身死,终于保住古城,崇武城免却一场灾难。1558年(明嘉靖三十七年),倭寇攻城六昼夜,城被攻陷,百姓生命财产遭到严重损失,鉴此教训,劝募大修。1560年(嘉靖三十九年)正月,倭寇偷袭崇武城,全城军民浴血奋战,由于孤立无援,粮尽城陷。倭寇入城洗劫42天,无恶不作,令人发指。

       1567年(明隆庆元年),福建总兵、抗倭民族英雄戚继光屯兵在此,兴修城防,演武练兵,指挥剿倭,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军事制度和城防设施,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十年倭乱平定后,崇武也成了东南沿海的重镇。这里的"护龙宫"、"崇山宫"、"崇报祠"、"元饲宫"、"十二爷宫"等,都是古城军民为纪念抗倭牺牲的英雄而建造的。

       见证历史

       此外,崇武古城还是郑成功大军挥师东渡,收复宝岛台湾的据点,也是人民解放军扬帆南征,解放厦门的海上基地。在南城门外照墙上及偏东城壁上,还存有日寇炮击损坏的残迹,楷书横写的"炮击处"记述着1938年5月17日日舰炮轰崇武之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我看见了上年打雪仗的照片想起了那段难忘的回忆。 早上,我来到外婆家,表哥知道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式,马上也跑过来...
    f495117afeab阅读 2,713评论 0 0
  • 本来有点懒不打算写了的。但是看到凉山30扑火员死亡的消息,我的心还是狠狠的痛了一下。决定写下几个字。 英雄同志,一...
    一十一豆阅读 1,501评论 0 0
  • 62. Unique Paths 比较简单和基础的DP。Base:左边和上边,都是1.Transfer:dp[i]...
    Reflection_阅读 1,059评论 0 0
  • 五月的金叶榆 文/刘彩霞 亲爱的,你们整齐地迎候在宽阔笔直的大路边,风姿绰约,逸态万千。远处的那几棵,正直挺着腰身...
    彩霞漫天阅读 1,63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