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过拍钟大腿的复盘,不足以说自己混过币圈。”
EOS上线在即,我从众筹阶段就参与并持续关注,其中感触最深也学到最多的还是在2次熊市期间,一想起就会怒拍大腿,本文写完,大腿发肿,以下是复盘的要点:
0.前言
首先声明,我只是误入币圈一年的小白,刚开始买币时,我连交易所那个红绿的数字是啥意思都不懂,就是小白到这种程度,所以这篇文章也只是一次“小白级别”的复盘,不要有太高的预期,建议先看下小标题,再决定是否全文阅读。
1.不被价格锚定
这是最深刻的教训。在9.4前后,看惯了10元(单位:人民币)以内的eos,具体一点的描述是:准备买入时,会因为比刚进到页面时涨了5毛钱而纠结一下。所以,在EOS一路上涨后,时常会有“下不了手”的感觉,定投也有时会犹豫,最坑的是“追涨”。
就拿4月的这一波猛涨来说,期间也是有这种心态,眼看着从30涨到40,等着它跌回去呢,就一路往上走了60,80,90,都觉得“贵了”,心理价位被锚定在“30多元”,一直看到150,。然后,重点来了,就在他往下跌的时候,就会觉得“嗯,102了,赶紧抄个底”,有种看到降价打折就忍不住去买的感觉。
也就是在这时候,才发现事情不对,自己根本就没有一个对于这个币种的一个“价值预估”,所以看到的只是眼前的涨跌,长期来看,这是很危险的行为,哪怕EOS最终涨到1000元,我因为持续买入而挣钱了,以后也有可能会因为丧失这种“价值判断”的能力而亏损,这是我要避免的,那么问题就会到了“如何判断一个币种的真正价值”上,不好意思,我还没能系统地做出判断。面对各种不确定性,定投会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2.现金太少
这看起来像是一个类似“想要拿到100万就存1亿到银行”的笑话,其实真的值得认真去看待,就像松下幸之助的“水库”理论:
“经营企业应该像水库蓄水一样,景气时更要为景气时作好准备,一定要保留一个后备力量。”
这是稻盛和夫在《活法》里讲到的,跟他一同听那次演讲的人都在质疑松下“只讲概念而不讲具体的方法”,而稻盛和夫却顿悟其中的道理,在经营时特备注重企业的现金流。
以前看到这个故事,也就只是当做故事,在这一年来,却是深有体会,看到5-6块钱的EOS,知道他至少能到20,但是却拿不出多少钱去买入,现在EOS的价格是115元(2018年5月7日17:23:11)。不谈这些“原本可以”的空话,想想以后要怎么做,分为两个方面:
(1)增加现金量
现金量就是可用于投资的本金,来源简单地分为储蓄和收入,当发现自己有“现金不够”的问题时,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提升“获取现金的能力”,具体方法因人而异,只要总想着能为别人提供什么价值,让别人愿意付费,总会想到办法的(我知道有人会对这话嗤之以鼻,我也隔空提醒一句:不要自我设限)。
(2)建造“水库”
关于建造“水库”,我目前只有初步的方案:首先准备做的是把10-20%的现金放在低风险、流动性高的资产中,例如余额宝或货币基金之类的;接着就是对各个币种设置一个“抄底级”的心理价位,比如EOS到了40元,我才拿出50%来买入(这是随手举例,拒绝抬杠);然后要做的就是在那个价位到来前,抵住在诱惑。
现在我看待投资,明白了策略比单次收益更重要,宁可错过,也要执行策略,用这种方式拿到的资产,才是我能驾驭的。也许过段时间回看,会发现这是一个很傻很天真的想法,哈哈哈。
3.不要怕麻烦
“9.4”期间,国内平台被屏蔽,我刚买的梯子挂掉了,在纠结要不要重新买梯子,去注册国外平台,后来发现,要用护照才能注册,那时还没办,犹豫之间,就到了十月中旬,错过的是均价4-5元的那一个月。
“挣钱还能嫌麻烦吗?”这是现在每次遇到阻碍时,脑子里都会蹦出来的一句话,想都不用想,接着就只能去做呀,找思路,去摸索,进一步是一步。
4.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
可能你会以为我要说“不懂的不投”,这是一个看起来很高明的策略,但是对于刚冲进一个新领域的小白来说,可能并不那么适用,特别是对于区块链而言。对新手来说,当你真正持有哪怕是几百块的主流代币(BTC、ETH、EOS),你再去研究区块链,你的感觉会很不同。因为真正“把钱投进去”,和“假设我在这个价格买入”,是有很大差异的。甚至因为有了这么一些投进去的“沉没成本”,而去硬着头皮看完白皮书。
别忘了,这是对于入门而言,在你决定要开始定投,或是想认真地考虑配置区块链资产时,一定要对这个项目有足够的了解,否则不论涨跌,都会焦虑:涨了想着要不要卖掉,跌了想着要不要赶紧割肉。所以后来就有了各种靠大V“充值信仰”的需求。
那么,怎样才算了解一个项目?怎么判断该不该长期持有?没法完整地回答,至少,你得看过白皮书吧,知道他是准备解决什么问题的,是不是要靠区块链才能实现,关于这个项目正反双方是怎么看待的,争议的点是什么,竞争对手是准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讲真,你要能把手里的币拿得稳,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看到有些人囤了一波之后卸载了钱包,准备过几年在看,也算是一种策略吧,哈哈。
这就是将近一年来的复盘,希望对你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