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行潮州(8)| 有时候想起一座城,只是因为那座城里的人

摄于龙湖古寨

许多时候,许多事情,计划总赶不上变化。有些事情被我们称之为惊喜,有些事情被我们称之为意外。在计划与变化中,我们谁也不敢保证下一秒到来的是什么。我们总是说人生是一场旅行,会遇见未知的人和想不到的事情,那么,我们能否在这样的一场旅行中成长和升华自己呢?

从2014年至今,广州读书会的读行活动已经陆续走了省内大大小小十几个地方,有些地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有些地方就像大多数的人一样注定是过客。每次出行我们总会计划好许多的事情,防范于未然的考虑许多问题,但无论计划的如何周密,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好在大多数时候,给到我们的都是惊喜。


摄于龙湖古寨

就像这次前往的龙湖古寨一样,它就是我们此次读行潮州中计划之外的惊喜。在此非常感恩秋彬哥的引荐,如果不是他,我们定然会错过一些生命的体验与相遇的美好。之前,雪漠老师告诉过我,我们的生命本身是一种体验。

在龙湖古寨里匆匆忙忙的走了一圈后,我的人生陷入了一种梦幻感。这座古寨有着属于它本身的孤独与寂寞,我们这群外来之客出现在这里总会显得有些突兀。六根对六尘,在这里我不单单感受到了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穿越,儒释道文化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替,同时在那里我们还遇到了红白喜事。总言之,人的一生要经历的事情,似乎都浓缩在了这座数千年的古寨里。我比同行者走的相对慢一点,一来是断后,让大家跟上队伍不要掉队;二来在这样的千年古寨里,静下来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是一种享受。


摄于龙湖古寨

在古寨里,我们看到了许多祠堂、进士第等诸如此类的老屋。在潮州,乃至整个潮汕地区都非常重视宗亲之间的关系,重视家庭之间的情感。所以在传统观念中,祠堂是他们生命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活着时候前去供奉,什么红白喜事都离不开祠堂,死后被人供奉。虽然岁月早已在这些祠堂上留下了它们的痕迹,但依旧不影响它本身的华丽。


摄于龙湖古寨

虽然我去过许多古寨,但都没有这次在龙湖古寨的经历。我们在这里碰到了一户正在办丧事的人家,从远处我们就听到大屋里的传出了哀声,时而打鼓,时而敲锣,时而变换着不同的咒语。等我们走近时,耳边传来了潮州话版的往生咒,木鱼声伴随着咒语飘荡在古寨的虚空中。我与同行者们都沉寂了一阵,大家都在心里默默地为逝者送上一份祝福与祈愿,这种哀鸣声总会敲响人心中的警觉。曾经繁华的,现在没落了;曾经活着的,现在死去了;曾经想要的,现在一切都觉得没有意义了……有人说,人只有经历过死亡才会真正的长大。


摄于龙湖古寨

从那户办丧事的人家门口走过时,我的余光看到了里面,虽然不清楚,想象力却发挥了它的主观能动性。或许,这是一位寿终正寝的老人。他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潮汕地区,没有离开过潮州大地,甚至没有离开过龙湖古寨。他从生至死都活在这里,从他出生的那天起接受的就是这里的文化,吃着这里的水长大。我相信,在过去的那个农耕文明的时代,大多数的老人与这位老人的命运是一样的。从生到死,都是望着屋前的那片天,吃着屋后的那口井。大多数的人注定是被岁月给淹没的。虽然共饮韩江水,但只能出一个饶宗颐。


摄于龙湖古寨

漫步在龙湖古寨里,我依然在想着饶师。饶师之所以能成为饶师,成为泰斗级的国学大师,我想这除了和他的出身环境,受到的教育等有很大的关系之外,还有一点就是饶师的发心。简单来说就是他的心愿和梦想。我相信,在那个时代的潮州,定然有和饶师相同出身的富家公子,他们定然也会接受好的教育,但是他们的一生为何没有留下一点痕迹?就不要说他们的学问了,就说说那些富家公子家族里的财富吧,至今无人问津,也无人知晓,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华人首富李嘉诚。如果不是因为饶师日后的成就,我们也不会知道他的父亲饶鳄是曾经的潮州首富。远的长江就不说了,就看看眼前的韩江。事实就是韩江后浪推前浪,前代富豪早已被拍在沙滩上。


摄于龙湖古寨

所以,饶宗颐先生之所以能成为日后的大师,定然和他从小的梦想有关系。如果没有梦想,没有发心,他的心里只有潮州那块土地的话,他也许只会成为一位优秀的潮州文化研究员。这个虽然也很好,但却是我们人类的损失,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损失。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差别不是出身,不是社会关系,而是发心与梦想。坐在古寨的石阶上,抬头仰望着天空,我仿佛看到了饶宗颐先生在对着我微笑,我仿佛听到了那句“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张载名言阵阵的飘入我的耳中。


摄于龙湖古寨

这次在潮州我还收获了一个独特的“声音”,这个声音是来自一位高中生。在下午的潮州读书会上,我们有幸见到了这位高中生,他解开了我困扰了我内心许久的一个问题。我在广深认识许多潮汕朋友,他们年龄不一,职业不一,学历也不一。有些朋友对知识与文化不看重,他们还停留在之前的那个穿着拖鞋离开潮州,背着一麻袋的钱回乡下的时代。他们认为读书和知识是虚无的,是无用的。但令我感动和惊讶的是那些来自潮汕地区的大学生,他们不单单专业学的好,同时博览全书,参加许多社会活动,是全方面发展的新时代的新型人才。我问这位高中生,从一位新时代的潮州人来说,是如何看待读书?如何看待知识与发展的?他告诉我们,在过去那个刚改革开放的年代,确实有许多潮汕人凭借着自己的勤劳发家致富。但他们是那个时代的产物,现在这个时代,如果单靠着勤劳是不够的。作为新时代的潮州人,发家致富不单单要勤劳,同时要依靠着知识与文化。这位高中生还分享了新时代的潮州人是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摄于龙湖古寨

这位高中生的分享看似只是他一个人的观点,但背后定然承载了一个时代的信息,与新时代人的思想。我们很难回到过去的那个时代,就像我在龙湖古寨里感受到那些祠堂与老屋 的孤独一样,我们回不去了。过去的文化也回不去了,潮州的传统文化保留着非常好,在好文化的同时,也会有着传统文化的糟粕。比如:现在的媳妇还会像过往一样不能上桌吃饭?我想,大多数的少男少女都不会接受这种思想了。这种传统的思想再也回不去了,等着那些老人一个个彻底消失后,过去的潮州文化,潮州礼仪要不然会在文学中读到,要不然就真的成为了传说。


本计划的童话式花园读书会

读行潮州,让我不单单看到了潮州文化的优秀,同时也让我思考了许多问题。文化要与时俱进要有意义,没有与时俱进的文化注定是被淘汰的。但无论好的文化还是坏的文化,他们都是一个时代的产物,现在看来是不对的,在那个时代来看或许就是对的。一些事物的产生定然是有道理的。就像佛陀教育里说的,万法因缘而起,因缘而灭。


摄于潮州民宿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次的读行潮州的话,那便要借用心烨姐总结的那两个字——精致。是的,在潮州的的两日,就像一场精致的梦。潮州的工夫茶文化,潮州的饮食文化,潮州的本土文化,潮州人的文化……这一个个文化有太多让我们感动的地方,文化是什么,文化就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他们接人待物的生活方式。我们在潮州城里感受到太多潮州兄弟的温暖。有时候想起一座城,只是因为那座城里的人。虽然那天天降甘露,我们没有在潮州兄弟给大家惊心准备的花园里开童话式的读书会,但我们依旧被他们的真诚相待与精心准备所感动。那天的雨,成为了我在潮州浪漫的回忆。有的时候浪漫不单单是跟情人之间的,而是跟有情人之间的。时间的仓促,有些潮州兄弟的名字未曾知晓,但我们过度的那个雨中花园小屋读书会定然成为了我们彼此心中最美好的回忆。一声道别,一次挥手,“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写于2018年4月22日广州帽峰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