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脉要精微论》有载:“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帕金森病患者出现的平衡障碍,在中医视角下,与机体整体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其发病多责之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痰瘀阻络,致使筋脉失养、肢体失用,中药通过辨证论治,可在改善平衡障碍方面发挥独特优势。
肝肾为先天之本,主筋骨、藏精血。帕金森病患者久病耗伤肝肾,易致筋骨痿软、肢体震颤失衡。对此,可选用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等滋补肝肾之品。熟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三者配伍,能从根源上滋养肝肾,充实精血,濡养筋脉,改善因肝肾亏虚导致的肢体不稳。
气血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气血亏虚则肢体失于温养,易出现动作迟缓、平衡失调。黄芪、当归、党参等中药在益气养血方面功效显著。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党参健脾益肺、养血生津,以黄芪配当归,取当归补血汤之意,可使气旺血生,推动气血运行,濡养四肢百骸,助力患者肢体协调,改善平衡能力。

痰瘀互结,阻滞经络,也是引发帕金森病患者平衡障碍的重要因素。此时需运用化痰通络、活血化瘀之法,选用半夏、胆南星、川芎、丹参等中药。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胆南星清热化痰、息风定惊;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丹参活血祛瘀、通经止痛,诸药合用,能有效清除体内痰瘀,疏通经络,恢复气血正常运行,从而缓解肢体僵硬,提升平衡能力。
中药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平衡障碍,强调根据个体症状、舌脉表现辨证处方,或滋补肝肾,或益气养血,或化痰祛瘀,亦可多法联用。同时,配合针灸、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内外协同,方能更好地改善患者平衡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