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忻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硕士,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心理学博士,美国儿童发展研究协会和国际婴儿研究协会成员。研究婴幼儿心理的发展,专注于婴幼儿社会性和社会认知的发展。现任教于玛丽维尔私立学校。有了孩子以后将儿童心理学理论和育儿实践进行了有机结合。
《养育的选择》这本书在去年开始听陈教授的课的时候就买了,放在书柜里断断续续的看着。本周做了一个决定,将阅读的书籍每周整理一篇文章出来,终于算是又深入阅读了一次。
《养育的选择》这本书针对父母们普通关心的孩子安全感、早教、敏感期、看电视、规则、情绪、自控力等问题做出了解答,也对父母如何称赞孩子?怎么进行挫折教育?怎么面对竞争?有通俗易懂的解释。同时针对“快乐教育”“听话”等也有不同的见解。这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用生活中的例子将父母们关心的,纠结的问题一一道来。不纠结,不盲目,不焦虑,不是非此即彼,不是非黑即白。一再强调尊重孩子,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来培养孩子。把对孩子的支持比喻为建造大楼的脚手架。在初期给予全方面的支持和保护,在大楼渐渐成型后慢慢的拆除脚手架。书读完,心中对于养育孩子也多了很多从容,少了一些焦虑。
安全感来源于信任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也许听到很多次关于安全感的问题,孩子分离焦距,粘人,怕黑等等都会自然而然的归纳到安全感的问题。文中对孩子在婴幼儿期是建立了安全依恋关系和非安全依恋关系做了分析。安全依恋建立的基础是拥抱,安全感来自对妈妈的信任。母婴依恋的不同阶段宝宝有不同的表现,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培养安全依恋关系。比如6个月之前的宝宝在孩子哭的时候,我们要及时恰当的去满足他们的需要。婴儿通过妈妈迅速、稳定、重复的行为来认识自己和妈妈的关系,建立对妈妈的安全依恋,进而建立对外部世界的信任感和安全感。6个月到2岁是大部分宝宝体验分离焦虑的高峰期,要理解他们,尽量有耐心。只有宝宝认为我们是可信任的,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我们会随时出现,他们才更有能量去面对挑战,去探索世界。
所以要建立孩子的安全依恋关系我们需要提供给孩子主动的陪伴,用积极的情绪去影响孩子积极面对生活,给孩子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
生活即早教
现代社会都提倡早教,各种早教机构层出不穷。早教是什么呢?早教其实就是给婴幼儿提供各种条件,促进其健康发展,包括生理上、认知上以及社会化和情感上的全面发展。因为大脑发育的可塑性,我们需要明白早教是必要的,也很重要。但是早教不是说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去提前学习各种知识。好的早教来源于生活。婴幼儿对世界的了解来自他们的各种感官和他们的动作。他们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嘴巴尝或者咬、用手摸等来探索世界。任何生活中的经验和变化对他们来说都是学习的过程,所以在生活中给予他们多样化的环境,让他们的各种感官得到均衡的发展,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也是早教的重要目标。
早教不是越早越多越好,要符合孩子的发展特点。比如出生后头一两个月给宝宝看的照片最好是黑白卡,不应一味给他们看色彩丰富的照片。这个时候使用闪卡就是有害的。
所以,早教就是在符合孩子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提供各种条件,帮助儿童均衡发展。成人在充满爱的情绪下和宝宝互动,鼓励宝宝通过感知和运动探索世界。给宝宝去接触各种材质的物品,比如泥土花草等都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电视节目能不能起到早教的作用呢?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爸爸妈妈会拿电视节目来让孩子学习一些知识。那到底是早教还是伤害?研究表明,两岁以下的宝宝不适合看电视,真人之间的互动才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方式。其他孩子也需要谨慎利用电视,需要控制好看电视时间,选择合适的电视节目,最好是爸爸妈妈陪着一起观看。
敏感期不等于关键期
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关于敏感期的文章。做父母的好怕错过了哪个哪个敏感期,然后引发出很多的焦虑。我们先来了解两个概念,敏感期和关键期。
关键期是在动物发展过程的某个时间段内,它们已经在生理上具备条件用以在某一方面发育或者发展;而且,此时这个个体对于来自环境的刺激也是最敏感。如果得到了相应的刺激,就会正常发育或者发展;而如果错过了就很难弥补,这段时期就是关键期。敏感期的定义是,在某一时期就生理上来说是最优发展期,因为生理上已经准备好了,以便一些能力的产生和发展,这个时候外界对个人的影响最为敏感。如果这个时期环境给个体提供了恰当的影响,某些方面的发育和发展就能以最优方式发生。敏感期并没有严格的边界定义。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敏感期的“窗口”远比我们想象的大,孩子的发展期没有那么容易错过。所以父母不用处处套用敏感期去解释孩子的表现。而是需要去了解和尊重儿童发展的每个阶段的特点和规律并加以引导。比如爱画画不等于进入画画敏感期,要根据自己的孩子情况去鉴别。父母要做的就是去鼓励孩子的兴趣,而不是为了某些所谓的敏感期而焦虑,而去强迫孩子去做。不被敏感期束缚,也不消极等待孩子发展,了解宝宝发展的共性和差异,因势利导。让儿童顺其自然、多样化地进行体验有利于他们的发展。如果孩子的日常生活有规律且丰富多彩,父母提供稳定的爱,就不必担心会错过什么敏感期。
规则不会压抑天性
在强调保护孩子天性的时代,有些家长就会迷茫,给孩子制定的各种规则是不是会压抑孩子的天性?中国有句老话“无规矩不成方圆”。其实规则让孩子养成好的生活规律、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也让孩子懂得安全的边界。同时也让孩子学会社会规则。有边界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所以制定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规则就非常重要。比如对于0-3岁的孩子来说,规则意味着建立有规律的生活和习惯,应该是保护宝宝自身的安全,以不伤害他人和公物为界限。所以规则不会压抑孩子的个性。但是前提是这些规则是非常清楚的,并且是这个年龄的孩子能够做到的。不制定做不到的规则,只制定具体的,越详细越好的规则。同时用孩子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解决问题,做到和善而坚定。
一个有规则意识的孩子,他也更加独立。他会“听话“,具有有倾听的能力。在规则下能更大胆更安全的去独自探索世界。所以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时候也一样需要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选择,给予孩子简单,明了和有趣的指令。
快乐教育和挫折教育
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天天快乐,然而成长中没有绝对的快乐。现在很流行的”快乐教育“是不是对孩子没有要求,让他们时刻快乐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孩子在成长中避免不了伤心,难过,内疚,害怕、挫折等等。这些负面情绪一定会伤害孩子吗?
欢笑和泪水对一个人的成长同样重要。而那些不快乐的事情中都蕴藏着教育的契机。大量研究发现,适当的内疚感可以让幼儿控制伤害别人的冲动。当他们做错了事,适度的内疚感可以让幼儿控制上伤害别人的冲动。当和小朋友发生不愉快的时候,和孩子讲讲别人的心情,讲讲自己的心情,能培养他们换位思考和理解他人的能力。而知道边界和规则、懂得感恩、学习中伴有成就感的孩子也更快乐。
很多父母又容易进入另外一个极端,就是所谓的”挫折教育“。故意让孩子去承担一些没有必要的痛苦,来锻炼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而事实上,孩子不会因为这样的”挫折教育“而变得勇敢。父母在孩子碰到困难的时候,要给予孩子情感上、认知上、思维方式上的全方位支持,不让孩子去打毫无准备的仗。
通过父母的支持、引导,形成抗挫折能力,让父母的爱成为孩子坚强意志的后盾,这才是挫折教育的核心。
解决问题前先处理情绪
我们当爸爸妈妈总是不喜欢面对孩子发脾气的样子,要么被认为性格不好,要么觉得自己当父母当得失败,要么觉得孩子是在挑战自己。其实都是对于情绪缺乏正确的认识。情绪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不会因为你不喜欢它就消失。只能去体验它,疏导它,而不是压制它。
所以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去认识情绪,识别情绪,正确的表达情绪。让孩子知道情绪无好坏之分,但是行为有。所以要学会正确的表达情绪。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可以有步骤的去引导:
第一步:帮助孩子认识情绪。比如说,”你脸红、挥拳头,这是生气了‘。
第二步:认同孩子的情绪。认同不仅仅是接纳,还让孩子感觉到情绪有合理性。如果我们理解孩子,往往会更容易平复孩子的情绪。
第三步:让孩子学会恰当的表达情绪。以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损坏财物为原则。
第四步:启发思考,通过解决问题来疏导孩子的情绪。在这个过程中还会慢慢学会表达和管理情绪。
情绪的引导也需要灵活运用方法,而不是生搬硬套。最重要的是常常和孩子建立情感上的连接。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同时注意表示认同情绪的时候不要以大人的方式去替孩子归因。
如何称赞孩子?
人们越来越发现孩子怎么越夸赞就越说不得了?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会说:不能夸孩子聪明,不能夸孩子真棒。然后就有家长忍者不去夸奖孩子。这又进入另外一个极端。我们称赞孩子都是为了更好的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所以我们需要引导孩子对事情进行正确的归因。比如考试成绩不理想,有人归因于自己运气不好,有人归因于努力不够。而努力是可控的,运气是不可控的。归因于运气的孩子面临新挑战时会觉得自己能力不够没有自信,容易放弃。而归因于努力的,会通过不断的付出来提升自己的能力。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孩子把好的结果归因于自己的努力,仔细等可控因素。而“固定型思维模式”会促使孩子把好的结果归因于天气、运气等无法控制的因素。所以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那么在称赞孩子的时候就要去关注孩子完成一件事情的过程,而不只关注结果。比如我们可以说:“你为了准备比赛花了很多时间。”“你为了做成这个机器人,和好几个人分工合作。”称赞孩子要具体而诚恳。具体的、客观的评价孩子才能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夸赞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聪明。比如孩子考好了,我们可以称赞他:“你这次考得不错,因为你之前准备得很充分,而且你考试的时候很仔细,你看,一些容易马虎的地方你都做对了!”
真正的赏识教育,应该建立在父母和孩子都具备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基础上。父母用心观察孩子,真心欣赏孩子,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要,称赞其实是很自然的情感表达,不需要一定的形式。
广告
养育的选择
作者:陈忻
当当
正视不可避免的竞争
看到这章节的内容的时候,我才发现有在刻意规避竞争。而很多家长真好相反可能会去鼓励孩子争第一,参加各种比赛,拿各种奖状。然而面对竞争,作者的态度是:淡化不必要的竞争,正视不可避免的竞争。而这种态度正是我们需要的。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是避免不了的。所以要正视不可避免的竞争。当然人生不是比赛,无须时刻比较。整天拿自己家孩子和别人家孩子比较是没有必要的。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和自己比较,引导在竞争中学会用成长型思维模式面对失败,激烈自己进步。竞争和合作也会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学会面对现实。而作为家长更需要关注过程而非结果。正确引导孩子看待输赢。耐心的等待孩子成长,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
自控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棉花糖实验“让延迟满足和自控力挂上了钩。但延迟满足并不是简单地延迟满足孩子的需要,而是培养孩子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做想做的事,这是自控力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假如孩子有精神需求,父母不及时满足,就不能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反而会伤害亲子关系。而自控力的培养就藏在生活的每个细节中,孩子可以在社交和游戏中学习自控力,比如玩”木头人“、”间谍游戏“等这些游戏能够让孩子专注、思考,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动作。这些都能够锻炼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事培养自控力的根本。
有些父母会担心学习知识、学习技能会会破坏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那么首先弄明白什么是想象力和创造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理解为:运用已输入大脑的信息,整合输出与众不同的信息。所以可以看出学习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基础。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是空中楼阁,它和知识不可分割。我们提供符合他们水平的各种资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创造开放轻松的氛围,这些因素都会对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产生一种作用力。同时需要警惕下面的行为会伤害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习和体验的信息不符合儿童发展水平。
学习的过程不容许儿童试错和探索。
追求标准答案,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