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人为什么要开始读书?我认为读书最重要的并不是为了去吸收作者的方法,最重要的是为了在书本中找到事情的缘由,找到内心的那个自己,在发现自己和作者独到的思维体系这两者间找寻一个合适的支点。
今日读书分享——张萌著·《从受欢迎到被需要》之第二节:我是谁,我需要什么,我能提供什么。萌姐的第三本书一、读书摘要:《从受欢迎感到被需要》这本书实际是讲每一个人有梦想的人都会经历过的人生发展规律:儿童—成长—成功。当我们还是儿童的时候我们更多的索取,需要他人的阶段,后来我们慢慢成长,不断会有自己见解,通过人际交往,有能力达到受欢迎的阶段,后来,我们都有了自己的事业,我们更多地会为别人付出,从单向索取到双向受益的阶段迈进。所以修炼高情商的过程本质就是从依赖—独立—互赖不断转化的过程。
在人与人的交往的过程中,不管建立什么样的关系,都不外乎两个因素,分别是a.情感因素:就是对方觉得你和随和 ,聊天时容易产生共鸣,这种链接是偏感性的。b. 价值因素:就是你自身的价值让对方不得不产生链接,你自身的可替代性越低,对方与你建立连接的必然性和连接的强度也就越大。而这两者的真正区别在于:好人缘——情感因素是情商的催化剂,而刚需——价值因素才是关键所在,这是高情商“价值锚点”的内在逻辑既然人与人交往的稳定链接在于价值因素。
那我们自己的价值是什么,我又能给对方创造一个怎样的价值呢?你真的了解自己吗?
二、高明的自我价值认知:解锁三点定位法——我是谁,我需要什么,我能提供什么先来说说我是谁,我是一名大二学生,我的专业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整个大二的时间段里我就觉得最令我有成就感的是,我担任了校级学生会的信息宣传部的副部长,或许有些人会说加入部门很浪费时间,就是帮学校做苦力而已,但我看来,大学其实就是一个可以让自己发光发热的平台,加入部门的就是一个很好的表现,有句话我特别的喜欢:“我所得到的都是我不应该得到的。” 上学期我能担任部长这个职位,我自己也会出乎意料,也会有怀疑,但当我此刻保持一种我不应该得到这份机会的心态时,当我有这种心情的时候,我就会对这份工作心存敬畏,去享受它。我一直有自己的初心:与我的搭档携手领导好这支队伍,一份快乐,一份热爱,同时也是一份传承。
同时我是一名美术生,曾作为艺考生的一员,每一天都在训练,素描,色彩,速写,我在我的同学们眼里,都是那个很努力的乖乖学生,做事情很执着,但我有一个绊脚石就是我的形体相较于其他同学是比较弱的,我的观察能力天生就比较差,前期我很努力自然就成了大家学习的典范,但后来,形体依旧有问题的我处于停止不前的状态。现在回忆起,你如果你问我人生最珍贵的回忆/人生最糟糕的回忆是什么,我都会毫无疑问地说:高三艺考的时间段里我没有方向。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当时的我不会思考,有一句话说得很对:当你在努力的时候,同时也要看看周围发生了什么。回想当时的自己,虽然很努力,但是本质上我是没有方向的,我并没有把自己应该要解决的问题里下功夫,嗯?每天只会练完整的画面,自己的形体跑掉了也感觉自我良好,自我安慰,这种自我感动的表现是自己都不会发现到的,它有很大的危险,以致于自己已经分辨不出来事情的本质是什么,美术的基础到底是什么,毫无疑问是造型。这个坎不过,艺术的道路上就很难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金句一:当一个人的思想变了,他的人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我的解读是:当我思维不在局限于当下,而是想到未来的发展方向时,思考的问题就不会那么简单了,做事也要更加的周全。
说实话,每个人都有迷茫的时候,我甚至不知道将来自己能做一些什么?我的价值在哪里我也不知道,但很荣幸的是我这个寒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因为一位老师——张萌,她是一名青年领导力的专家,我觉得她很神奇,我在喜马拉雅app听得第一则课堂是《张萌—让时间为你高效赚钱》,这个免费课程,让我豁然开朗,刷新了我对世界的看法,刷新了我得思维模式,让自己不再那么闭塞,反而是让自己学到了更多(对于一个大二的学生来说,我也是迷迷糊糊的,不知道商业是什么,赚钱是什么),现在,我发现世间万物都是有规律可循的,画画也是一样, 当你的思考和画面结合一体时,自然就会很有意义。 我看了张萌写的一本《人生效率手册》,里面有很多学习的干货,当我真正落到实践的时候,书中所说的,确实跟自己做出来的效果会有偏差,但我会对这个知识点有新的感悟,顿时会出现一句话:哦!原来是这样!”所以除了实践以外,还得思考,总结,评估。之前的自己只会画,却不懂得思考和评估,自然就会与自己想要的结果越来越远,给自己带来很多灵上的压力。
我需要什么呢?
即使有方法,但在绘画的道路上,我改怎么一步步地去改变呢?我不断利用网络的资源,搜寻心目中可靠的大神,偶然的机会,我在b站看到一则视频:“一节课系统解析k大的绘画学习路径”,Krenz这位来自台湾的老师,让我有了对绘画清晰的头脑,它里面讲的一点是建模能力,这里说的建模并不是3d的建模,而是一个系统的思维框架,他提到的最重要的一点是素描,你想掌握素描就必须有造型能力,之前和现在自己画画的状态来看就是无脑临摹与有脑临摹的区别,有脑临摹就是追求准确,求目视准度。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必须先做到眼手一致就很关键。
我很小时候就喜欢听你别人讲故事,我发现别人的故事越生动,我的脑海就会呈现一副画面出来,我曾有冲动把故事用绘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多次尝试多次失败,并且我喜欢故事带给我的感觉,即使是人工智能的时代,我认为情感的东西是不可替代的,故事本身是温暖且有灵魂的,这样一来,我也有自己的决定性瞬间——确立了自己的目标,想做一名插画师,首先我需要建模能力,近期我都在早起的阶段算锻炼自己的建模能力,每天早上利用3—5小时从基础的开始训练,主要目标是训练准确度,解锁自己抓形的策略,收获真的蛮大。
对于我能提供什么,我对自己没有一个把握,我就去问了10个朋友,里面有我的高中同学,有我的舍友,有我的部门同事,师兄以及我的干事。我的问题是这样的:“1.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2.假如你找我帮忙,你觉得我会提供你哪方面的帮助?”当然,他们会很好奇为什么我会这么问,我在问之前实话就说了我参加一个读书会,今天做个思考题,在这期间,其实我也传达自己正能量的一面,告诉他们我最近都在干什么,让对方了解我。他们的回答我的性格时都会说:很认真,负责任这六个字,这是我的价值观,至于提到我的价值,我的部分舍友和同事会说:不会把我当筹码,觉得显得很物质”,学生时代的我们会这么想,但到了像大学这种小型的社会,多多少少都会有价值。
金句二:你自身价值可替代越低,对方与你建立的必然联系和连接的强度就越大我的解读是:老师找同学参加竞赛,往往都会找有能力的人这就是价值体现;而我自己在部门工作也体会很深。
我的部门是技术部门,掌管推文运营,海报制作新媒体的部门,而在和搭档分工时,为主要是掌管着海报与绘画制作这一块。我的干事经常联系我:都是关于海报的修改,PS的操作这种价值的链接,我可以给他们提供指导,设计海报的思路,怎样体现才能发挥部门的实力,往往就是在每一次老师的任务发布时,我们用心的完成,对于小干的培养我会尽自己所能,希望他们在工作的同时,能够学到一点东西,所以每周我都会抽空整理部门知识点分享给他们:有PS的操作,海报制作的技巧,推文的排版等等,这样有价值的付出,我内心其实都是很快乐,喜欢分享是我的性格。做一个有正能量的领导者 以上是价值链接,
那我的情感链接更多的是他们觉得我这个人温暖,比较有正能量,我的同事还说:偶尔喝我聊聊天都有想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冲动。”其实我真的很意外,关系都是相互的,你想对方有什么态度对你取决于你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对方。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师兄的回答,就是我的前任部长,他帮助了许多,我其实不好意思问他第二个问题啦,因为他比强,很多时候我都是求助于他,我并没有可以帮到他的地方,但师兄回了我一句:“只要你足够强大,就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这句话真的点醒了我,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怀有感恩的心,当每一份工作视为一分神圣而有意义的工作,自然你就会刚发现其中有许多有趣的地方。
最后共勉一句话:“做任何行业,前提都是我要做一个有幸福感的人,然后,我要把我的幸福感传播出去。这样的话,我们人与人之间在会变的愉快,困难的事也会变得有趣,然后,挫折,落败也变成了生命给我的礼物,每一天都是最好的一天,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这是有感而发的读书笔记,废话挺多的,如果我说的某一句话能帮助到你们,我也就满足了。谢谢你们~(全文3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