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志愿应该学会加减法

2020年高考结束以后,所有考生都面临着如何填报志愿的问题。如何完成一个理想的高考志愿填报,是所有家长和考生的共同心愿。

相信家有考生的家长一定都在每天苦于学习、研究志愿填报的相关知识,也会参加各种讲座,购买各种志愿填报资料,甚至报告参加某机构的一对一志愿填报服务。

决心自己填报的家长、考生,在填报志愿过程中使用“加减”法是不可缺少的。何为“加减”法?就是学会取舍,在不同的阶段合理使用“加”或“减”,最终达到自己满意的志愿填报。

高考之后到分数出炉之前,这一阶段适合“加”法。考生要对自己的考试成绩进行评估,评估出可能的成绩,然后根据以往(近三年或去年)成绩,通过相关计算得出今年的估算分数及省排名。根据这一数据确定一个区间,该区间所能达到的层次,然后结合自己喜欢的专业或城市去找对应的院校,此时的专业或院校应当尽可能多。


把这些院校按照“冲、稳、保”进行分类,并对每一院校、每一专业进行精准查找以往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省排名,并对院校的招生简章及学校历史进行研究学习。

等高考分数出炉后,考生们就可以根据前期的确定的专业及院校进行“减”法处理。通过删减,把自己最喜欢的且满足志愿填报的留下作为自己志愿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前期的“加”“减”法,已经确实了一个比较合理的志愿资料。然后再根据家庭情况、家人意见进行最后的分析,进行细微修改。

在此,小编特别对500分左右的考生提出,这个分数段需要特别留心,因为此段考生竞争力会比较大,学校的招生也会因名额受限而使一部分同学达不到自己满意的志愿填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