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她是“净化心灵的圣地”;有人说她是“距离天堂最近的地方”;有人把她比作“梦中情人”,如此神秘但又难以触摸,这里是西藏。一个被雪山环绕的地方,厚重的历史沉淀,浓蕴的宗教气息,苍凉的古迹遗址。
如果你是为了旅行而来这里,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经历而来到这里,为了跟风尝新而来到这里,那么你的心灵注定还要继续停留在嘈杂不安的环境。在天地万物之中,个人生活中的挫折悲欢都显得那么渺小而不足挂齿。经年的积雪反射的不只是天上的阳光,也反射着灵魂的呼唤。这才是真正的自然状态,人、物、蓝天、白云、太阳、绿树,苍山,秀水。感受不同的生活。

5月31日早班7:35分CA4125飞往拉萨,中午12:15分准时降落在拉萨贡嘎机场。传说中的高反就是稍微有些头沉沉,我想是因为30号刚刚从巴黎飞回北京没有倒时差的原因吧。取了行李以凌波微步移至机场出口(此处有一个特别现象:刷身份证,意味着我们进藏了)。机场大巴就在出口左手边,30元一位,发往民航大厦,班车很多,司机非常nice ,大概不到一个小时即可达到民航大厦。一路观景就已经开始兴奋了。入住噶丹康萨酒店就在小昭寺附近,10元钱的三轮车载我们顺利抵达酒店。先睡一觉养精蓄锐。
TIPS: 绝对要凌波微步缓步移动。不要心心念念“高反”,一些头晕,一些恶心,一些失眠都是正常反应,平常心对待,很快就会适应的。我第一天晚上也是翻来覆去睡不好,但不影响我第二天疯起来。

1号早上起来,有点儿惊喜,四楼露台就可以远观布达拉宫和雪山。因为,昨夜姐姐爸爸到得很晚,我们早上大概8点半出发,沿着北京中路一直走就可以直接到达布达拉宫。先在路口一家小餐厅吃早餐,还是先以豆浆油条粥为主,因为高反,朋友肠胃不舒服,我们没有立刻尝试当地美食呢。(我问店家:豆浆可以煮熟吗?店家相当生气呢……“你们内地人以为我们都要吃生豆浆吗?”嘻嘻,sorry,来两碗豆浆吧)

听说早上转经的场面应该去看看,于是我们先去大昭寺,离我们的住处走路10分钟的距离(注意:步速哦),沿路的很多店面根本没有开门(这里因为海拔及经度纬度原因,早上太阳升起很晚,很多店都是10点以后开门的;或许也因为他们晚上转经转到很晚,所以起得也晚吧)到大昭寺路口,我就傻眼了,呵呵,忘记带身份证了,进去大昭寺要刷身份证,以后的十几天,你会认识到在西藏身份证有多重要。

我们只好走路去布达拉宫了,震撼,一路拍照。在布达拉宫广场有一个小公园,临水可以坐下来静静地赏倒影中的布达拉宫。广场有很多藏族妇女会拿着彩绳声称编辫子的,一股绳1块,2股绳3块,有兴趣的可以找她们编,不过更建议大家自己买绳子自己编,女孩子编上彩色藏辫还是很有特色蛮漂亮。教大家一些拍照方法:可以撒一些水,拍倒影;可以跳(取决于你是否高反);也可以打坐)不建议拜佛的pose哈。

溜达逛逛已然很累了,毕竟在海拔3600米的城市,还是尽量慢慢适应减少活动量。我们下午三点多往住处走。在酒店旁边的安心小馆随便吃了砂锅面,给爸爸和姐姐打包了刀削面,还算满足轻松的一天。
TIPS:大昭寺可以早上7点过去,感受早上转经;记得身份证永远随身携带。这里川菜馆为主,不吃辣的可能要花些心思找吃的。所谓藏面不建议尝试了哈:面条干硬没有任何味道。



陆陆续续队友们在6月1日抵达拉萨,乘飞机而来的人比坐火车而来的人多,而且,坐火车来的两位队友有少许不适,其实,高反90%进藏的人都会有,无法解释为什么有人反应强烈而有人稍微调整即可快速适应,在队友身上会发现,这与平时体质并无大关联。而我的经验告诉我:完全看个人的耐受力和精神压力。我30号中午从巴黎回北京,夜里睡了5个小时,31号早上5点二十起床赶飞机飞拉萨。到拉萨后也会头晕,前两晚睡不好,这也并不影响我在布达拉宫广场跳高高。就像疼痛,同样痛感,有人可以忍受熬过去,有人就不行。无论怎么样,这个感觉要自己来尝试。

6月2日按照预先安排,队友们分两组参观布达拉宫,我和爸爸早上11点40在第一组集合,进入布达拉宫内参观。讲实话,没做功课没知识不懂得藏文化及历史,进入布达拉宫参观如走马观花,感触蛮好的还是“珍宝馆”,唐卡真是太美了,的确是艺术及宗教瑰宝。布达拉宫内由于空间有限,长年酥油灯燃着,烟熏味很重,而且蛮黑暗的。在顶层大殿有参观时间限制,感觉上,个人觉得不是很好。爸爸买了“布达拉宫”珍藏版的书,回家好好看看那些难得一见的珍宝照片了。布达拉宫一圈走下来差不多2个多小时,加之海拔及太多台阶的原因,觉得累呢,参观完布达拉宫就回酒店休息了。



晚餐我们去吃了最好的藏式火锅,点评就是:“肉太多”,这里一盘绿叶青菜要40-45元哦。我们吃了典型的藏式土豆包子,烤鲜菇,烤羊肉,羊腿超级好吃。酒足饭饱蹓跶到小店里看看,回去休息也快10点了呢。这里因为时区原因,应该比北京晚两个小时,晚上九天才太阳落山。3号开始我们即开始转战真正的“旅行”了。


TIPS:建议在西藏,晚餐一定不要吃太饱,本身海拔高对内陆来的我们来说,多少都会有影响,缺氧对于消化系统的压力也很大(有队友拉稀或者呕吐哦)。在拉萨,因为没有遮挡不同于在森林里,紫外线很强烈,其实一般SPF50+也不如帽子遮阳纱巾等物理防晒管用。

3号按照计划,我们将要去第一“错”- 巴松措,从拉萨出发往林芝方向,沿途听司机师傅讲些西藏的小故事,讲些小笑话,旅途虽长,并没有颠簸,沿途还算顺利,第一天出行,就连在高速服务区大家也陶醉在蓝天白云下(路上要常常停下来等区间测速的时间)


拉萨至巴松措沿途青山白云悠悠,只有大饱眼福,好好享受了,休息的时候也就没有拍照多做停留。到达巴松措已经下午五点了,大家匆匆乘坐摆渡车先到达结巴村,那里本身有一个小古村可以逛逛,可是因为我们进去比较晚,而且摆渡车有要求游客有时间限制,然后必须原车返回景区大门口的湖心岛。那么就是爬上观景台,一饱眼福就立刻折返,搭乘我们的摆渡车返回至湖心小岛。我们还算幸运,在阴云密布的下午也盼来了阳光,赏湖观鱼望远山。毕竟从拉萨到巴松措将近350公里的车程在限速40公里/小时的情况下,我们能在傍晚7点半出景区,还算紧凑并完美的。第一天出远行,还是挺累的。

巴松措是西藏海拔最低的神湖,算是先适应一下,缓慢上升吧。因为沿途路过的米拉山口已经有隧道了,想要感受米拉山口的高度的愿望就放空了。


从巴松措,我们直接入住林芝八一镇,大家蛮惊喜哦,入住的酒店蛮舒服,靠近城中心,吃饭很方便。查看一下才知道林芝八一镇算上西藏比较豪华的小城镇的,号称西藏小江南。辛苦一天的小伙伴第一次品尝了“石锅鸡”。没青菜,抢着吃,还算饱吧。

TIPS:西藏旅游穿行要充分考虑每天行程的海拔问题,适当调整衣服。这里和北京正常应该有大概2个小时时差,一般太阳在晚上9点落山,晚饭时间往往在9点到10点之间。考虑景区之间的距离和限速,我们几乎每天都是7点到7点半之间就出发上路了。

4号原计划的索松取消了,因为开始收取门票,极其不合理的价格,我们改道“然乌湖”,虽然错过“南迦巴瓦雪山”也给下次进藏留有期盼吧。从林芝八一镇沿途上升至色季拉山口的过程中,能看出山上植被因海拔不同而层次分布明显。青藏高原,这世界上人类的最后一片净土,生态环境的完美保存,正得益于藏民宗教信仰的帮助,数千年来神山神湖的崇拜意识的指导下不动一草一木,一沙一石,不伤其他生灵动植物,以山神、龙神为表征的雪域大地的守护神正是人类自己。


色季拉山口海拔4720米,大家蛮兴奋,我们所在海拔又高了。翻越色季拉山口,继续东行,因为路途远,318国道的限速一般在30-40公里/小时,所以,沿途会时不时地停下来稍做休息。鲁朗小镇的清澈湖水倒映着青山雪顶以及悠悠白云,牦牛则悠闲地在草地上吃草(此处问题来了:一头牦牛几乎一整天都在吃草,它的胃口到底有多大)。小伙伴儿们在这里休息的20分钟里尽情嬉闹,拍照。



哪怕是路边临时停下,我们也捕捉到了峡谷的美,湖水的秀,真正体会到了“最美国道318”。这段线路:八一镇 - 鲁朗 - 波密 - 然乌湖,在然乌湖出口可以远观“米堆冰川”,这段线路全程大概350公里,我们从然乌湖出口走到酒店,大概走了四公里,耗时两个小时,你可以理解为海拔高,走不动,也可以理解为我们一边走一边玩着赏美景。当天晚上的酒店有湖景大阳台,可惜我们走到酒店太阳已经落山,5号早上出发的时候太阳刚刚升起,有机会一定要再来,待上一天。





5号早上我们准备从然乌湖出发时,遇到一个母亲带着四个女儿,从四川阿坝州,走了近两个月到然乌湖,去拉萨。对于藏民的信仰,或许应该看看书才能理解吧。

TIPS:然乌湖海拔大概是3900米,当晚爸爸就因为高反而没有睡好。可能其他队友也有类似情况(没有食欲,肠胃不好)再次提醒,这是身体正常反应,不要太纠结高反两个字,我们的身体会自我调整好,在我们自己的情绪控制下)

5号很美好,因为我们又可以沿着318国道折返了,去往林芝八一镇修整。在波密,我们去了草湖,像是一个星期六的户外徒步,轻松惬意美好。正好爸爸也可以在车上睡一觉,弥补在然乌湖失眠造成的情绪损伤。

沿途遇到很多朝拜的信徒。

晚上回到八一镇,仍然入住“高级宾馆”我们四个人找了个馆子美美吃了一顿,给爸爸打包的饭菜,他也吃光光,我们四个饭后嗑着瓜子,呵呵,最美不过神仙生活吧。这一天的安排也是为了6号的拉姆拉措做准备。

TIPS:出来这许多天,相当想一样东西 - 水果。这里的水果特别贵特别贵,再次进藏待10个苹果也不够的。橙子橘子等等保存时间长又好带的水果还是带一些好。PS:药几本用不上哈,起码我不需要药。有时候高反可能导致些许头痛,带个神药布洛芬可能有必要(最好赤峰的,哈哈)

心心念念也胆战心惊的行程来了,6号“拉姆拉措”从林芝八一镇奔山南地区拉姆拉措,一路沿着雅鲁藏布江逆流而上,从“小江南”到“小沙漠”的感觉,越往西越荒凉。沿路见证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工程,路遇小猕猴抢食食物(还很挑剔,把我3号从拉萨带来的饼闻一闻,给扔了)。

西藏的多数景区管辖范围很大,从买票的地方到实际景区差不多30-50公里都有的。拉姆拉措因为海拔太高,对游客限制管理比较严格,一路查核身份证,车子都因为高海拔爬升显得很吃力了。从景区大门到景区路上,有挖虫草的藏民露营地,这样的利益驱使下的经济模式是利是弊呢……

到达山脚下,需要爬升200米,方可一睹圣湖真容。我们到山脚的时候,天阴沉沉还飘来几片碎雪花,一路爬升,真喘啊,小心脏蹦蹦跳,我也不知道自己歇了几次,用了多长时间登顶,只知道在垭口看见圣湖的激动心情。

因为我爬上去已经很辛苦,我以为爸爸姐姐不会上来呢。我请了一个经幡,绑在垭口,写了祝福,正当我刚好绑好经幡的时候,朋友提醒我爸爸上来了!要知道这是海拔5400米,还要爬升200米上来的。仿佛我刚刚绑好的经幡立刻实现了我的美好祝愿……激动激动,哭了呢。

人说来西藏会怎么样……又怎么样,我觉得,来西藏不会怎么样,只是你会还想来,最好和家人一起。

晚上回到酒店,在5400米跳高高的兄弟们感觉有些不舒服,毕竟高海拔, 身体吃不消呢……我一切正常。而完成今天的行程后,爸爸和姐姐即将返程,我就自由单飞了。

TIPS: 在车上,不要看手机,可能晕车,可能颈椎不舒服,关键是会错过惊喜。我们从拉姆拉措刚下来,就看见了一只可爱的土拨鼠,虽然是草原的有害生物,样子蛮可爱)

7号是端午节,队友们貌似忘记了节日,只是很期待“羊湖”。在从加查 - 桑日 - 泽当 - 羊卓雍措 赏圣湖的途中,各种故事穿插其中了,尽管大家都不懂得为什么拉姆拉措可以看前世今生,可以查转世灵童,就当那是个故事就好。十世班禅也好,仓央嘉措也罢文化也好,历史也好,听听故事看看书总是没错的。

羊湖太大,我很喜欢从地图上看羊湖,那么优美,当你走近他,又感觉可以优美如羞涩的少女,可以汹涌如咆哮的大海,小小遗憾,我们只能领略他的一小部分(羊湖 - 浪卡子 - 卡若拉冰川 - 江孜 - 日喀则)

尽管只是匆匆一瞥,我们还是感慨破坏卡若拉冰川的人类,其中关于《红河谷》,感兴趣的自己查查看。而江孜英雄们的抗英故事,确实是真正“红河谷”的历史渊源。江孜古堡也是体现江孜农奴历史的见证,故事毕竟有渲染成份,而我们自己确实需要了解后再来西藏可能会更有收获。

今天是行程最长的一天,早上7点半出发,晚上10点到达日喀则,一路上“第三极”“家乡”这两首歌循环播放,我也很好奇的去查了六字箴言的意思。“”六字真言是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这六个字是梵文的转写。第一个字“”是代表众佛“身密”的种字,是多数密咒共有的前置词,也称“持宝”字。结尾的“”是代表众佛“意密”的种字,共有五个部分组成此字,象征五种佛智。

这一天特别累,尽管去了西藏最早的寺院“桑耶寺”见到唯一的“绿塔”,因为对藏传佛教不是很懂,也是走马观花了。而对于五色,稍微做了点儿功课。


TIPS:因为多数游客不懂藏传佛教,反而专注拍照。而藏民尤其喇嘛比较介意被拍照,所以,稍微做些功课,对别人的生活稍微留有崇敬之心比较好。

8号日喀则,主要观“札什伦布寺”,从网络上很容易查到这个寺的资料。真正进入札什伦布寺却感觉非常喜欢(虽然不懂佛教)。参观了布达拉宫,大昭寺,桑耶寺,札什伦布寺给我的不同印象是:很有生活气息。寺庙布局大方格局宽敞,喇嘛很多,有早起刷牙的,有扫地拖地的,有打水加灯油的,有抓着糌粑诵经的,有整理信徒捐的钱的,有坐在台阶上闲聊的……在这里,有闲逛的猫咪,入殿的狗狗……才觉得寺庙不只是熏眼睛的酥油灯,嗡嗡的诵经。这里值得细细品味。

8号晚上我们转战当雄,这样9号我们可以早早去纳木措,早点儿回拉萨。

从日喀则去当雄路上,路遇藏北草原,壮实的牦牛,据说吃虫草喝西藏5100的水的牦牛,一头10000多块呢,一路我们数着1万,2万,3万……

沿着青藏铁路,绕着念青唐古拉山,我们离此次旅程结束越来越近了,队友们却玩得越来越疯了。

TIPS:出行选对队友很重要!欢乐解除疲劳。

TIPS:在寺庙早上转经的人群里,看到一个母亲背后背着一个可爱的娃娃,不由自主的伸手摸了摸她的头,队友提醒:在西藏千万必要随便摸小孩子的头哦。

有些小伤感的9号来了,这是此次行程的最后一站,一错再错还是错“纳木措”。山路崎岖颠簸,因为在修路,我们到达的时候差不多11点,大部队的旅游团还没有到。可以私享美景了。

我们毕竟是户外团队,于是,开始爬山从山上赏湖(甚是像大海)。坐在岩石边,望着湖边的雪顶远山,不想回去,不想回去。

我一直相信“吸引力”法则,也得到福报。此次行程无论天气由阴转晴,还是心情由燥转平,我相信一切自有安排却看你是否有吸引力。旅行接近尾声,淡淡的记忆里却刻印很深。

No TIPS anymore. 请亲自到西藏来看看。
10号,大部队都回去了。

11号追着一本书,跑了5个书店,还是没有买到,却觉得很好玩儿。拉萨五明书店的藏族大哥帮我翻箱倒柜的找书;新华书店的小妹妹冷冷的说“没有”;圣承书苑的小妹妹虽然告诉我没有我找的书,却邀请我到四楼看书;雕刻时光书店的闭门羹;到通古楼书店不认识字的大姐翻找落满灰尘的旧书……不会忘记那些面孔,那些细节,我独有的旅途乐趣。

再见西藏,下次再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