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涛(205年—283年),字巨源,西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以清贫乐道、识人善任著称,时人赞其“浑金璞玉”、“雅操迈时”。
山涛在西晋曾担任吏部尚书,一手执掌官吏任免升降、考课调动等大权。下属官员为求升迁,难免有送礼行贿求方便的举动。其中有一位名叫袁毅的县令,在任职期间贪污受贿,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并将搜罗所得拿来“孝敬”上官,一为封口,二为升迁。
山涛作为吏部尚书,自然是袁毅重点“孝敬”的对象。为此,袁毅特地挑了个好日子,带着“重礼”,亲自登门拜访山涛。
进门后,袁毅一边拱手施礼,以示问候,一边谄笑道:“山公乃国之重臣,身体康健最是紧要。近期气候骤冷,下官担心山公感染风寒,故来为山公添几件御寒的衣裳,望山公莫要嫌弃。”说话间,袁毅吩咐下人将带来的“重礼”放下,打开一看,赫然是好几筐上好的丝绸,估摸该有上百斤,当真是价值不菲。送礼之意,无非是为升迁铺路,山涛焉能不知其来意,因此急忙挥手谢绝,称受之有愧,怎敢接受。
“此乃下官的一点心意,还请山公莫要推辞。”袁毅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搬出其他已经受贿的官员,解释道:“此物存货颇丰,下官一人实难消受,因此命人给吏司官员都送了一些,如今诸公皆已收下,唯请山公莫再推辞。”
听到这里,山涛皱了皱眉,心道:“他这是要拿众人来堵我的口,我若坚辞不受,恐怕其他同僚也不敢接受,到时怨怼于我,倒让我不好做人。”想到这,山涛叹了口气,只能勉强接受,道:“如此便多谢袁大人。”
袁毅见他松口,以为升迁之事已定,急忙告谢,寒暄一番后便告退。只是,袁毅万万没有想到,他刚一出门,山涛便让人将这百斤丝绸统统封存,并悬于阁楼之上,自始至终都未动一丝一线。
后来袁毅贪腐行贿的事被揭发,凡受贿的人都被检举,许多官员因此被贬黜,而山涛却似乎早有预料。当负责办案的官吏来审查山涛时,山涛便将悬在阁楼上的“赃丝”交出去,丝上早已积满灰尘,但封条和印章都很完整。事后,百姓对山涛悬丝名志的举动颇为感动,称他为“悬丝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