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提到学习,总是和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分不开。学习嘛,就是要“心无旁骛”,才能达到“求知问学”的目的。王羲之练字过于专注,吃馒头蘸酱时,将墨汁误当成是酱油,自己还浑然不觉;牛顿请客吃饭,结果自己呆在实验室,完全忘记与友人的约定,因为他的专注,朋友被莫名放了一次鸽子。我想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小故事。虽然来说,这些名人都因为对于自己事业的专注闹出了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小插曲,但是我想,更多的应该是我们从他们这些故事中,可以对他们这种认真专注做好一件事情的能力窥探一二。
其实如今我们所谈到的“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就是集中注意力,将重点转移到读书这件事情上来,讲求一个主动。而读书好学这种传统,可谓是自古流传。北宋时期“程门立雪”,当时的读书人能够为了求知,立在雪中等老师请教,几乎冻成了“雪人”。“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的故事更是不胜枚举。
还记得看《那些年》的时候,柯景腾说过一句话“十年以后,我连Log是什么都不知道,照样可以活得很好。”是,关于学习的意义,或许很多年之后,我们甚至不会记得我们具体学习过一些什么内容,但是学习的意义在于,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你学习的内容会刻进你的血肉,形成你的性格。《卡萨布兰卡》里说过,“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每个人的追求可能不一样,但是如果选择了学习,就一定要用尽全力,心无旁骛,为了追求这件事的结果而奋斗。其实不止是学习,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只是做学问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特例,更加需要专注力和毅力。一件事情,要么不做,做,就要做到最好。心无旁骛,即是如此。朋友跟我分享过一段让我感触很深的话,今天,我也想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二。“现在想起来才知道学习的意义,不是说学习能怎样,而是不学习你会一次次突破自己的底线,最后什么都不剩。你的梦想,快乐,意义,一切好的东西。学习只是为了自己不变成恶心的样子。时间的流逝,环境的变化,只有学习才能适应,才能做自己。所以,好好学习。”
学习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着每个人对待人生的态度。一个人如果能专注于做一件事情,那么不管短时间内接受到的结果如何,长远看来有这样专注力的人都不会离成功太远。而三心二意朝秦暮楚的人,即使是短时间内有所成就,最终也会因为习惯的影响而得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结果。从小就听过小猴子为了捡芝麻而丢掉西瓜的故事,同样也听过铁杵磨成针的故事。人人都听过很多大道理。但如何度过这一生,最终还是落在每个人自己身上的问题。
心无旁骛为的是要求知问学,求知问学的意义则在于实现人生理想,从而实现个人意义。在这个科技发达日新月异的时代,如果不坚持学习的习惯就会被时代淘汰。坚持心无旁骛的学习是有实际意义的,这点我举两个个很浅显的例子就能够体现。有两个全职妈妈,一个全心扑在家庭上,另一个则会在宝宝睡觉的间隙坚持学习护理知识。一个妈妈在照顾宝宝以后失去了自己的追求和兴趣,逐渐充满抱怨,几年过后,简直就是黄脸婆一个。而反观另一个,她因为要学习,白天做事情效率就很高,更难得的是,几年后当宝宝去了幼儿园,她因为坚持学习,考证以后摇身一变成了一个高级护师。某单位一个公务员一直坚持学外语,这在别人看来没有什么作用,然而他一直坚持了几十年,但是在他快要退休的时候,单位突然需要一个出国的工作,托福需要考60分以上,而他准备了一个多月以后考了110多分,这样一份为人所不理解的坚持,就变成了一个为人所羡慕的人生转机。这不是偶然,来源于不为环境所左右的坚持学习。也许你会疑惑,这怎么能算心无旁骛呢?但我想传达的是,心无旁骛不仅仅是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心思集中,专心致志;更是能不管自己身处在怎样的环境,都还能坚持学习的习惯。不为别的,只为了能给自己多一点选择。
同样的是身边发生的真实事例。两个在初中成绩不相上下的孩子,他们还是很好的朋友。一个就是开始我所提到的给我说关于学习意义那一番话的同学,学习过程中,难免也会辛苦也会累。但因为他心思集中目标明确,专心致志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一直的坚持使他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而另一个,从高中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高考后就不再听到他的消息,他原本应该出现在学校门口大红榜的。引人唏嘘。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但它真实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时候,还是会感慨,甚至为其感到惋惜。是,灯红酒绿的世界诱惑太多,做到心无旁骛。但是越是难做到的事情,做出来才越有意义。打游戏很简单,逛淘宝很简单,刷微博很简单,躺在寝室睡大觉很简单。但坚持早起很难,坚持运动很难,坚持看书的习惯很难,坚持学习同样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谁也没有超能力,但是自己可以决定一天去做什么事情。把心集中精力放在一件事情上并为之努力,就一定可以做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