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单位上有个女同事,比我大个四、五岁,年纪轻轻已经是副处级领导了。不是说她晋升得多么快,晋升快慢倒不能说明什么,我是后来才知道,在她的职位之外还有另外一面,更加令人赞叹。
她刚入校就开始做学生工作,最初是辅导员,后来在学生处。大家都知道,辅导员是很忙的,涉及学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照应,一年忙到头,学生处也不清闲。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她考取了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管理学的在职博士,期间还顺利地结婚生子。与此同时,她一直在练习瑜伽,练得非常出色,后来还担任了教职工瑜伽协会的教练。
我一方面感到惊讶,她是怎么挤出这么多时间,安排好这么多事情的?另一方面也很羡慕,因为她竟然拥有如此巨大的能量,能兼顾这么多困难的事情。
我一直把她看作一个榜样,我也希望能挖掘自己更大的潜力,在平庸的世俗社会创造更多非凡的可能。
人的潜力几乎是无限的,你永远不用担心会像耗尽体力一样耗尽你的潜力。
一项调查显示,正常人的阅读速度为每小时30-40页,经过训练的人却能达到每小时300页;人脑兴奋时,只有10-15%的细胞在工作;人脑可储存多达10个信号,而留在记忆中的却只有一小部分;人的骨骼的承受能力,如股关节承受力是体重的3-4倍,膝关节是5-6倍,小腿骨能承受700公斤的力,扭曲的负荷力是300公斤。
但往往有很多人不相信自己的潜力,他们看别人出类拔萃,就觉得那样的高度遥不可及,自己无论如何都难以望其项背,所以只好咽了咽口水,对吃不到的葡萄挥手告别。
有的人看到大神写作效率那么高,产量那么大,自己辛辛苦苦写了几十篇,但收获的关注寥寥无几,于是认为差距已经接近云泥不可逾越了,所以不再坚持了。
有的人在健身房看到壮汉超乎寻常的体力,超高难度的动作,自己认认真真练了几个月,不但赘肉没减下去,肌肉更不见踪影,于是自愧弗如,然后就放弃了。
有的人学乐器,刚开始兴致勃勃,大有排山倒海之势,到后面发现入门容易、精通太难,看高手们弹奏如行云流水酣畅淋漓,于是渐渐的望而却步,最终半途而废。
你告诉自己,是因为没有这个潜力才停止继续的,其实是因为你的停止,使你的潜力还没发挥出来便夭折了。
有人戏称高中是人生中知识储备最辉煌的一段时间,因为那时候通晓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各门各类,可谓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到了大学,许多人有大把的时间,却怎么也学不好英语,过不了四六级。有的人惊叹,如果不是可怕的升学压力,我们怎能有如此惊世骇俗的潜力?
可真的是这样吗?恐怕只是因为你的松懈和懒惰,以至于某些简单的考试都应付得马马虎虎。你再也不像高中那样勇于攻克难关,所以一旦遇到一点点难度就想得过且过,反正宽松的大学环境给了你充分的自由。
我现在一边上班,一边写作和练古筝,还要料理家务,确实常常有时间不够用的感觉,但只要用心去做,全情投入,确实也能挤出时间来,并且一直有收获、一直在进步。
我身边常常有人抱怨自己忙得失去了自我,好像他们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工作,根本无暇顾及什么兴趣爱好、业余消遣。他们有的会表示很佩服我,居然可以马不停蹄地一直处于各种事务的转换中。
其实我在做之前,也没想到,我也和大多数人一样,觉得自己无论如何没有那么大的潜力。可我就是想试一试,管他三七二十一,先去做,做了再看效果。
事实证明,我是可以做到的,在工作之余,我仍然可以保持平均每天练琴一个小时,写2000字的文章。虽然忙碌,但也充实,虽然时间紧凑,但确实能达到无缝衔接、滴水不漏。
我觉得保持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状态非常重要。高中时期,我们为什么有无穷的潜力?因为我们时刻保持着一种学习的状态,周遭的氛围、身边的亲友一直在强调学习的意义,我们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融入在学习过程中,心中的目标极其明确,内心的期待也非常强烈。
全身心地投入能更好地激发你的潜力。并不是说你所有的时间精力都要每时每刻投入进去,而是你时时刻刻记挂着某些事,并且始终把它们排上重要日程。
比如说,我想坚持读书、写作和弹古筝,便会在心里一直默默暗示它们的重要性,并设立一定的目标。当我想要偷懒的时候,就有一股强大的抗力和我的懒惰对决,这股抗力将转变成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一直支撑着我不断前行。
如果不试一试,我也想象不到自己能完成这么多事情,我竟然也有如此巨大的潜力。有时候我们担心自己捉襟见肘、疲于奔命,其实不过是推脱的借口罢了。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认为别人高不可攀,也有人羡慕你所处的位置。但真正的差距是很微妙的,那些不如你的人,如果奋力直追,就会发挥你想象不到的潜力,总有一天会跟你比肩连袂。如果你还在止步不前,当你虚怀若谷地喟叹自己技不如人、甘拜下风的时候,那些后来居上者,可能已经超越了你,成为了你下一个崇拜的对象。
亲爱的读者,
感谢您为我留下一个喜欢❤,
您的鼓励是我永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