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家长都抱怨孩子是个“窝里横”,在家就是小霸王一样的存在,什么都要听他的,或者在家里很活跃,上蹿下跳的。但是只要是出了门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有时候让他去做个什么事情,他反而很腼腆的样子往回缩。所以,很多家长都很头疼,但又不知道该如何纠正。
其实,家是最放松的地方,爸爸妈妈又是最亲近的人,孩子在我们面前释放天性这很正常,所以先不要太焦虑。我们再来看看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原因:
1、性格的关系。有的孩子内向,有的孩子外向,这是性格决定了的,要想纠正很难。我们都知道外向型能够表现自己的孩子是很讨喜的,机会也会更多一些,所以就特别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像那些外向型的孩子一样在外面不怯场。
不可否认,外向型的孩子更讨人喜欢,但是内向型的孩子也有很多优点,比如很谨慎小心、观察仔细入微,这些都是其他性格的孩子所不具备的优点。所以,没必要让孩子一定要像别人一样。
2、家人太娇惯了。现在的家庭是一个孩子、两个大人、四个老人的养育模式,这种模式下孩子是中心,所有的人都围绕着他转。想要吃西瓜,就绝对不会买桃子;想要玩乐高,就绝对不会让他弹钢琴。
孩子只要哭两下或者撒个娇,所有的要求都会得到满足,这样的家庭氛围之下,成为“窝里横”是迟早的事情。但到了外面,他很清楚不是所有的人都会依着他,自然也就会收敛许多。这无关胆小的事,而是孩子自己会看人下菜,知道什么事情在家里能做,在外面不能做。这种情况的话,就需要家长从自身做改变了。
3、“胆小”其实不应该成为贬义词,有的孩子喜欢先观察。我家老大在熟悉的环境和人面前玩得很疯,但是换陌生的环境之后,他就会立马安静下来先观察。任何新鲜的事物,他都不会第一时间去触碰,而是站在旁边看别人怎么弄。如果觉得没危险很好玩,那么他就去玩,如果觉得自己掌控不好,他就不玩。
我们不要先入为主的觉得这孩子怎么比别人胆小啊,别人都是直接冲进去玩,家长还要拖着拽着再三叮嘱,我们家的孩子你往外推他都不去,真是急死人。给孩子一点时间,让他自己观察好了再决定要不要去玩。
孩子有一套自己的警报系统,如果他的警报系统没有停止报警,哪怕你再怎么强调这是安全的没有危险的,恐怕他都不会动。所以,我们只要耐心等待,让他自己做抉择就好了。
“胆小”不应该成为贬义词,“窝里横”也不一定就是不好的。尊重孩子的性格,给他多一点时间和空间,多鼓励、少责备和催促就好。(欢迎关注:菈妈天天见,一起聊聊育儿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