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言发展
世界上有6000多种语言,每种文化所创造的词汇都是用来表示对该文化情境有重要意义的概念。语言会随着时间不断发生变迁,这实际上反映了文化需求和价值观的改变。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因素都可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生物因素、文化因素、经验因素等。为了掌握一门语言,儿童必须做到:(1)理解他人的意图,从而习得语言中规定词汇、短语和概念;(2)了解他人是如何使用词汇和短语建构语言的,即语法规则。重要的是,就像发展其他认知能力一样,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尝试的过程,理解所听的、寻找其中的模式、建立规则,并将所有这些拼接在一起,才能习得语言。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固有的偏好、规则把这种寻找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并引导模式的再认。奖赏和纠正有助于儿童学会正确地使用语言,但儿童的思维过程更为重要。
一般而言,5岁左右,大部分儿童已经掌握了母语中的大部分发音。词汇方面,儿童理解词汇的数量比他能使用的要多很多。到了6岁,儿童能理解20000多个词汇,同时能使用2600个左右的词汇。对于抽象词汇和假设性情境的理解,发展较晚,这需要儿童的认知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后才会出现。当儿童发展出语法后,他们可能会将新的规则应用得过于广泛。
语用学就是关于如何使用语言的知识——何时说,何地说、如何说以及对谁说。元语言意识是关于我们所使用的语言以及语言使用规则的知识。儿童从5、6岁时就开始发展这种元语言意识,并将持续终生。研究表明,对后期阅读发展有重要作用的技能有两大类:(1)与理解语言和编码有关的技能;(2)口语技能,如表达性词汇和接受性词汇、句法知识、理解和讲述故事的能力等。因此,家长和教师应当通过与儿童一起阅读、复述故事、和儿童讨论、限制看电视的时间等方式来促进读写能力的萌芽。
二、语言发展的多样性
若拥有充足的学习每种语言的机会,儿童是能够同时学会两种语言的。学习一种以上的语言有利于认知发展,因此,在学习一种新的语言时保留自己的传统语言是十分有价值的。学习纯正发音的最佳时间是幼儿早期,但在任何年龄,人都可以学习新的语言。童年时偶尔听到一种语言,将会促进成年时该语言的学习。成为双语者的好处显而易见,一般而言,如果儿童接受了高质量的教学,2—3年的时间就可以发展出基本的语言技能,而学术性语言技能则需要5-10年的发展时间。但双语学生也常常被双文化的社会适应问题而困扰,特别是两种文化有比较大的差异时,因为文化塑造了我们对学习的观念,如果先前的学习强调记忆,那么他也会把这种学习策略迁移到新的学习环境之中。
三、教师如何面对班级中的方言差异
方言是特定群体所使用的一种语言的各种变体,它是某个群体集体认同的一部分。每一种方言都是有逻辑的、复杂的、并且遵循一定的规则。甚至,男生与女生在说话方式上也会存在一些差异,我们称之为性别化差异。面对这种现象,教师首先应该注意自己是否对说方言的儿童持有潜在的消极刻板印象。其次,为确保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应当用不同的词汇重复讲解,并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或举例说明。实际上,还应把焦点放在让学生学会更加正式和书面的语言方式(或在本国占主导地位的语言),这样学生才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四、如何对英语学习者进行教学
对第一语言和传统语言不是英语的学生(通常称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的环境下,不精通英语就意味着更低的学业成就和更差的工作前景。因此围绕语言发展的多样性问题,一是开展双语教学,研究表明,最恰当的做法是不强迫学生放弃他们的第一语言,因为学生的第一语言越熟练,掌握第二语言越快(这点在我看来,可能对字母文字的国家确实如此,但对于中国象形文字与英语这种字母文字明显冲突的可能未必如此)。第二,进行掩蔽教学,就是奖学科内容的词汇和概念放在语境中,从而使学科内容更易理解,掩蔽教学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向英语学习者教授学科内容。这样的策略包括简化和控制语言,注意英语相关的语言和形式——帮助学生“解开密码”,借助视觉和手势,涵盖现实生活的支持和实例。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教师始终在说话,取而代之的是强调学生的发言和讨论。当然,在掩蔽教学中,还需考虑英语学习者的情感和情绪,他们在学校里会经历严峻的挑战和巨大的压力,他们会认为其他人都在取笑他们或干脆忽视他们,因而可能没有归属感。以学生的文化知识资源为基础,能让课堂更具支持性,教学也因此更具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