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拒绝后“打妈妈”,这应该怎么处理?

孩子出现任何一种行为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家里的环境和平时的习惯都是孩子的一部分,所以还是要对症下药。

那么是什么原因家长会拒绝孩子呢?无理要求还是孩子任性情绪让家长烦躁?家长拒绝时又是什么样的态度?

孩子出现打人尤其是大妈妈的情况,用自己和周围宝妈的经验分析一下,应该是如下原因:

孩子出生的环境,和经济无关,每个家庭对孩子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明显,所以也有很多人称他们为“小皇帝”,试想,“皇帝”想要的东西,你去拒绝,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就像之前说的,他如果是无理要求,那么作为父母,监护人,从一开始就应该制止并引导教育,那时他还没有修炼这么大的本事,一下子就能够用打来发泄,孩子也是人,有情绪肯定要发泄的,只不过发泄的方式要家长去正确引导,比如开始的时候很多孩子会用任性,哭闹等方式,甚至是满地打滚,家长如果在这时妥协了,他就会知道,原来这个方式是可行的。因为是无理要求,所以大人要坚定立场,不能轻易妥协,虽然不赞成父母用镇压的方式教育孩子,可是最起码的权威还是要有的。

这就是下面要说的,孩子之所以会演变成后面的“打妈妈”,是因为他敢这么做,他认为这没什么,不知道什么是“尊重”。

这是妈妈给的权利,是家里给的胆量,这么说很多人觉得怎么可能?那么请问孩子生下来就是有暴力倾向不满意就打人吗?

我们都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尊老爱幼是古人早就为我们总结好了的文化,不要把规矩颠倒过来了。

所以第一条建议,给孩子制定一些最基本的家庭规则,什么事情是有底线的,绝对不能触碰的,对他没有约束,还想让他自由生长,那么即使以后再有本事,没有一个合格的灵魂支配,后果就不是小孩子打妈妈这样了。

第二孩子发生类似这样或者触碰规则的地方,就应该有相应的惩罚措施,不见的一定是打,家长首先要摆正姿态,严肃的认真的告诉他,引导他,抓住机会一次解决这个问题,不能今天说两句,明天又说,反反复复,孩子是不会放在心上的。因为他已经习惯了。

第三放到合适的情境或者环境中去教育,结果会事半功倍,比如某个电视节目里,把孩子带入到具体情境中,或者孩子可以注意听你说话的时候,讲道理也好,批评教育也好,千万别让孩子三心二意,一会干这个,一会干那个,那你说了什么也都变成耳旁风。眼睛直视孩子,让他看着你,面对面,效果会好很多。

第四改变自己,用自己当作孩子学习的榜样,平时你怎么和父母说话,平时你在心情烦躁时用什么方式发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孩子不说,也都是看在眼里的,不自觉的就会和你有一样的习惯,这就环境教育,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里不是贬义,说哪个父母不好,但是你们给到的家庭环境,会让孩子对一些事情,一些行为有着自己的模仿,想要改变孩子,首先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怎么做。

最后,可以让孩子去有一个崇拜的人,或者能够仰视的人,现在很多人都说偶像,这可以是父母自己,也可以是有些正能量的人,不是要追星那种,也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去引导,如果想要成为那样的人,这些行为是不会帮到你的,你崇拜的那个人身上从小都有什么样的品质才成就了现在他,让孩子自己去想成为,不要你去树立,就是不要什么都大包大揽,只有他自己有想法,这样的方式才奏效。

当然,凡事盈满则溢,无论哪种方式,都不要拿来反复说,甚至一这样,就开始唠叨没完,那么说明你自己还是没有准备好,你不去改进,如何让孩子改变?


感谢你的关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来拍长庆】山花烂漫时一朵朵不起眼的野花,盛开在油区的大山里。她们星星点点的点缀在野草里,她们浓浓密密的覆盖在油...
    北方的海洋阅读 117评论 0 0
  • 昨天竟然忘写了。 昨晚ln来找我吃饭了,害后面还挺难过的 然后昨天就是复习文献了
    臭星子Carrie阅读 157评论 0 0
  • 这几天阅读《兴趣变现》,本书是有“内容营销之父”乔.普利兹创作!刚看了前两章,收获颇大! 疫情下的2020年,是一...
    康康爱上书阅读 334评论 0 1
  • 中国文化必修课——中国文化中的弱项 二、缺乏实证思维 很多数据一般都是笼统概括,不求精确,即使写出一个好像是真实的...
    孤的前行阅读 7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