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天 读《阿德勒:在自我启发中成长》

    今天读《阿德勒:在自我启发中成长》

    其中一个章节讲到:性格是适应社会的模式。就是说性格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塑造的。

    什么是性格?这里或许可以解释为人在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风格。性格是一种社会概念,产生于个人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

    性格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样,是天生的或遗传的。它其实和生活模式一样,都是后天养成的,并且有一定的独特性。性格让我们遭遇任何阻碍都能按部就班地继续生活,因为它有延续过往的生活习惯的作用,和遗传、天赋没有任何关系。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解决难题的过程可以提升我们的价值感和优越感,学会生存和适应环境的技巧。

    每个人追逐优越感、适应环境的方式都不一样。我们会通过学习、效仿身边那些成功者、权威者、受人尊敬者的言谈举止、思维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生存技巧,所以,孩子和父母的性格才会有一定的相似性。

    很多人以为性格相似是受遗传的影响,其实是效仿、学习的结果。人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和被公众认可的行为形成自己的性格。

    总之,我们对事物做出的种种解释,都是为了提升个人形象、增加权威感,更好地适应现实社会。而性格,正是人在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行为模式。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是一个人的性格很难改变,其实不是本性难移,而是缺少自我认知,我们不知道性格是如何形成的,不清楚性格是如何在幼儿时期,儿童时期被塑造的。人们习惯用本性难移解释自己的性格,大概是这个词可以安慰自己。可以成为自己的不作为的借口。

      读完这一部分,我开始思考自己的性格属于哪一种,在这几十年里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阿德勒的书值得一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