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40

张成志,北宋年间邳州人。张成志是一位行脚商人,经常挑着担子到外地行商,很少在家里居住。虽说辛苦了一些,不过一年下来倒也能赚不少银子,养家糊口不成问题。


后来,本村里有一户姓王的人家,男人遭遇了意外,早早离世,留下尚且只有16岁的儿子与母亲相依为命。


张成志见王家的日子过得实在艰难,于是便将王家小儿子收为徒弟,跟着自己到外地行商去了。


男孩名叫王顺海,自幼懂事,只是有些胆小怕事,但是能吃苦,经常替师父张成志挑货担子,一走就是一天。


张成志在外奔波,经常在多个镇子之间往返,走夜路早已是家常便饭之事。不过,张成志行商多年,懂的事情多,有些忌讳他自然也知道。



而王顺海尚不足十八岁,行事经验颇浅,正因如此,在一次经商走夜路时,王顺海险些吃了亏,多亏师父张成志及时出言提醒他,他们才躲过一场是非。


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话说有一日,徒弟王顺海跟随着师父张成志,从某一座镇子上,低价收购了一批货物,师徒二人吃过午饭后,各自挑着货担子开始朝着另外一座镇子里走。


走了将近半天,王顺海不由得抱怨起来:“师父,咱们走了半日了,怎么到处都是荒野地,连村子都看不见。眼看着太阳就要下山了,连一座破庙都没瞧见,咱们今晚住在哪呀?”


张成志看了看他,笑着说道:“看见远处那片荒地了吗?我们从那里抄近道过去,应该能在二更时分到达前面的镇子。”


王顺海一听有镇子,脸上笑开了花,乐呵呵地说道:“师父,我肚子早就饿了,咱们快些走吧!”


“别急!我们还要穿过那片荒野地,从那里走虽说能近一些,不过小路紧挨着乱葬岗,你可要小心一些,千万不可鲁莽行事!”张成志说道。


“师父,您放心好了,我就跟在您身后面走,不会乱走动的!”王顺海回答说。师徒二人一边闲聊一边朝着那面荒野地走去。


当他们来到荒野前的小路上时,天已经黑了,周围黑漆漆的,还时不时传来一阵阵虫鸣声。


“师父,周围黑漆漆的,啥都看不见,我有点害怕,要走多久才能穿过这里啊?”王顺海心里有些害怕,颤抖着声音说道。



“有师父在,不必害怕。前面就是乱葬岗,你跟紧我,不要左右观望,记住没?”张成志小声嘱咐道。


王顺海点了点头,继续跟着师父往前走。虫鸣声此起彼伏,晚风徐徐而来,王顺海不禁打了个哆嗦。


师徒二人又朝前走了一会儿,已经到了那片乱葬岗。他们又走了几步,忽然一片乌云飘来,将头上的月亮遮挡住了。


仅有的一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