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前,大伟在微信上给我发了个位置,问:离你近吗?
我打开地图软件看了一下,广州的一个会所,离我约20公里,答:不远,怎么了?
大伟回复:我现在在这,有空吗?出来聚聚。
我略有顾虑。
大伟是我的一个同学,不过已经快两年没见了,今年春节的时候也没见到,据说没回来,现在突然杀上门说聚聚……
这路数有点似曾相识。
去年底的时候,有个在银行上班的朋友,女的,突然隔三差五发微信问候,又是道早安,又是问近况,还灌了我几碗鸡汤……我很好奇:她怎么知道我变帅了?平时那么高冷的一个美女,现在忽然要宠幸我?激动。
这么铺垫了两个多星期后,约我晚上去广州的一个听起来蛮高大上的酒店,说是要介绍几个生意上的朋友给我认识。
我一听感觉有点不对,这风格不符合她在银行上班的身份,但最后还是去了,我想知道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另外也是色心战胜了理性,说不定晚上不用回来呢?嘿嘿。
事实是晚上确实差点回不来,但不是有故事发生,而是被拉着开会,节目安排的满满当当的,最后找了个机会才溜出去。
我溜出去有三个原因,一是有个脑满肠肥的油腻大叔黏着她,她也不推开,我看着心里不舒服,原来不是要宠幸我;二是她高估我的钱包了,我扔不起那个钱,心疼;三是她早就不在银行上班了,我的猜想得以验证,走为上。
大伟又是要玩哪一出?连铺垫都不用了吗?
我这么想其实有点阴暗,直接给他做有罪推定了,但是不怪我,毕竟这么久没见,不知道底细,想见我竟然还让我过去。
这算啥?召见吗?
我答复他:要不你过来吧,这边有个新开的农庄不错,我们一起去尝尝。
然后给他发了办公室定位。
大伟回我:直接给我农庄定位吧,就不绕你办公室了。
也好,我给他发了农庄的定位,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我先去农庄,点了几个菜让厨房先准备好食材。
等了约么20分钟,大伟到了,握手寒暄几句,坐下喝茶,我把菜单递给大伟,让他点几个喜欢的,大伟摆摆手:听你的。
这家伙,还是这么随和,只是有点胖了,也憔悴了。
菜上来,大伟随便夹了几口,便去前台拿了一包烟,递我一根,我摆手:不抽烟。
大伟把烟收起来了,等我们吃完,服务员收起碗筷,才点上一根。
我说,你不是很讨厌烟味的吗?
大伟说,以前在团队里熬夜做项目,焦头烂额的时候大家都一根一根的点上,我刚开始闻着不舒服,后来越闻心情越舒畅,不知不觉的也抽上了。
我说,这两年搞什么,不见人影?
大伟说,我一直在浙江,刚开始不常回广东是因为忙,特忙,后来不常回是因为搞砸了,回来也没约谁,怕你们笑话……这次其实是出来自驾散心,刚到广州,想起了你。
我说,我还真荣幸啊。
大伟说,我刚到浙江的时候进了个做电商的小公司,带了个小团队,可能是运气好吧,我来了之后公司发展很快,手底下的人也越来越多,两年时间我自己也攒了五十多万,但是比起公司的利润简直是不值一提,于是我找老板商量技术入股,谈崩了。我带了团队的几个年轻人出来另起炉灶,年轻气盛嘛,又熟悉这个项目的所有环节,我们很有斗志,起步还不错,但做起来后团队分成了两派,一派保守,主张捂住钱袋子「猥琐发育」;另一派激进,主张乘胜追击扩大规模。因为一直以来都太顺利了,最后由我拍板选择扩大规模。规模大了之后,遇到很多问题,比如货源政策关系这些,在前东家那的时候从来不觉得这些是问题,落在自己身上才发现不好处理,而我带出来的人都是技术思维型,处理这些问题方式很僵硬,越搞麻烦越大,这么苦撑了一年,亏损严重,不得不缩减规模,团队的人也走了大半,现在是半死不活的状态,也没什么生意,我也就出来散散心了,希望能跳出原来的坏境看看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现在和你说起来好像很轻描淡写,但个中的甜酸苦辣,值得我一辈子回味。
我问,你前东家那边怎么样呢?
大伟说,我走后前东家那边发展疲软,一年换了两个团队,现在是勉强守住了,但估计很难挡住颓势。也曾经来找我回去,我拒绝了,谈崩了大家心里都有嫌隙,再合作会彼此防备,很难产生合力。
我说,那你出来散心有没有找到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大伟说,主要有两个吧,第一是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别人,我的技术是可以,但是前东家的功夫也不差,只是下在了我看不到的地方,出来后才看到老板厉害在哪里;第二是太急于求成了,如果当初选择保守发展,不会弄成今天这地步。
我问,这是问题的根源了吗?
大伟说,起初我觉得是,后来我又做了一个别的项目,居然又差点重蹈覆辙,我就想这应该是我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出了问题。
我说,说起这个思维模式问题,我觉得从你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应该是你的反面,你激进,求快,我保守,求稳,算是个完美主义者,每件事情都力求万无一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就拿写文章这件事来说吧,我几次动笔就断,一断就是一年半载,到现在订阅的读者基本上走光了,这里面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我觉得还不够完美,阅历不够,文字驾驭能力不够,各种不够好,我恐惧这种存在各种缺陷状态,有时候连公众号后台都不敢打开。
大伟问,那你是如何从这个思维陷阱里面走出来的呢?
我说,直到我从一本书里面读到了一句话「追求完美,本身是一种拖延」,才恍然大悟。我因为追求完美,手上的好几个项目因为不满意都胎死腹中,招还没放出去就凉了,浪费了很多财力物力,这哪里是我要追求的?越折腾在这个恶性循环里面越陷越深。
大伟问,你觉得我们这样的思维模式产生的根源在哪里呢?
我说,我认为种子在我们小时候就埋下了,我们从小到大无论在家还是学校接受的教育都是一样的,不能输,不能把事情搞砸,要挣第一,只有第一才能受到所有人的瞩目,做得不好就要接受训斥……你走向了激进的极端,不能满足于缓慢的上升,但凡有机会就要挑战第一,结果根基不稳消耗太快挂掉;我则走向了保守的极端,做不好就想着推掉重来,想着打磨精品一出手就要大杀四方君临天下,结果憋死了,什么也没拿出来。通俗点讲就是,你太勇猛急于冲锋陷阵成了炮灰,我太怂躲在战壕里看别人拾起胜利果实。
大伟说,深有体会,我也觉得自己现在的很多行为仍然能从小时候找到痕迹……你觉得我们应该从哪里做出改变?
我说,承认并且接受自己技不如人,是个平平凡凡的小角色这个设定,然后用迭代思维去代替不能输的想法。
大伟说,像APP一样,先出个内测版,再出公测版,然后是正式版V1、V2、V3……这样吗?
我说,是的,创业也好成长也罢,都可以当成一个产品去运营,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实力,然后设计好后面的路线,慢慢升级更新迭代新的产品;你一吊车尾开口就说要当第一,除了引发哄堂大笑什么也捞不着,还让自己误判了形势,打出四个二带对王这种昏招。
大伟说,这次出来,走出原来的圈子,放下一堆杂务,真的让自己看明白了很多事情。
我说,没事就应该多出去走走,不要呆在自己那口井里自娱自乐,你看陶渊明描绘的桃花源记里的那些人,看着小日子过得不错,其实都不知道外面的朝代变迁多少次了,要是把桃花源开发成一个旅游项目,晋朝的人去旅游估计能产生看野人的感觉。
和大伟聊了大概三个小时,交流了很多问题,彼此都很满意,此行不虚。送走他后,我想起了一个小细节,席间我借故上洗手间想把帐结了,老板告诉我大伟在拿烟的时候已经结了。
我陷入了沉思,这家伙已经不是不会拐弯的那个技术狂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