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每个人每天都会和自己进行5000次对话,其中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否定自己,比如说:
我很差、我不行、我做不到、我很糟糕……
这一切的根源,都缘于他们的“心”不够硬,内心不够强大。
一个内心不强大的人,生活处处是惊涛骇浪,再小的事情,都会被无限放大;
一个内心不强大的人,心中永远缺乏安全感,情绪起伏大,容易受外界影响;
一个内心不强大的人,要么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要么就活在别人的眼目口舌之中。
当然,内心强大并不是先天就存在的能力,而是在后天的经历中慢慢磨练出来的。
庸者仰视
李白《将进酒》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存在的意义,不要妄自菲薄,轻易否定自己的人生,只会仰视他人的成就。 “一个不欣赏自己的人,是难以快乐的。”
作家毕淑敏写过这么一个故事。
起初,一个人被要求写下10件想要的东西,他兴致盎然地照做;
后来,当被要求把写下来的东西删去一半时,他不由皱起了眉头;
等到最后,只允许留下一件物品时,他竟开始抽泣起来。
故事的结尾,毕淑敏写道:“舍弃是痛苦的,但这便是成熟的代价。”
当一个人阅历还不够,只会觉得眼前一切,都是自己想要的。
直到看过了世界,才会明白人这一生,其实所需甚少。
真正的幸福,不在所得多寡,而是历经繁华后的精神富足。
作家格勒汉姆成名后,拼命买奢侈品,参加舞会,只为证明自己实现了人生逆袭。
而当所有人开始羡慕他过上富裕的生活时,如愿以偿的格勒汉姆,却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快乐。
他住着六百平方英尺的豪宅,只觉得拥挤不堪;面对满屋的名牌物件,更是感到空虚不已。
直到一次旅行,他置身辽阔的田野和星空之间,才感到久违的自由与放松,而那一刻他发现自己除了帐篷,其实一无所有。
这让他开始反思平时的生活方式,争名逐利满足的只是稍纵即逝的虚荣,自己却在这个过程中越活越累。
不看轻自己,不仰视他人,懂得肯定自己,欣赏自己,才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当我们不再仰视所有人时,瞧得起自己时,方能活出自我,赢得自由。
傲者俯视
阳明先生说:人生大病,在于一“傲”字。 傲慢的人,俯视众生,脸上写满优越感,非但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也降低了自己的人格。 北宋大学士苏东坡饱读诗书,才华横溢,少年时得志,是个傲气十足的人,轻易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有一天,苏东坡出门郊游,看到有很多农夫在挑河塘淤泥肥田,他信步走到了一条田间小道上,却迎面碰到一个挑着泥担的农妇。
两人狭路相逢,互不相让,苏东坡见状便狂妄自大地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我是读书人,你应该给我让路。”
农妇听后大笑,说:“你既然是读书人,可会对对子?”
苏东坡自是答道:“我学富五车,当然可以。”
于是农妇不假思索地说:“一担重泥挡子路。”
苏东坡半晌无言以对,田埂两旁的农夫都望着他的窘态,捧腹大笑。
情急之下,苏东坡回了一句:“两行夫子笑颜回。”
此时他虽然对了下联,但心有惭愧,自觉地走到一旁让路。
家财万贯也好,才华横溢也罢,都别骄傲自满,心中有谦卑,世界才会对你友好。
人生一世,用傲慢心俯视众生,看红尘万丈,难免为世相所迷。
君子从不居高临下俯视他人,持一颗谦卑心,看世间万物,才能简单明了。
智者平视
杨绛先生有句话说:“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行走于世间,风云变幻无穷,上坡时别瞧不起山下的人,站在山顶也别看不起正在上坡的人。
真正的智者,从不高看自己,也并不低估他人,平视才是见自己、见众生、见天地的真谛。
早先杨绛被划为“牛鬼蛇神”,剃了“阴阳头”,她只连夜赶制假发,像往常那般生活。
被安排去洗厕所,杨绛亦不为此抬不起头,反倒是尽心尽力打扫干净,人到闲时,还坐在马桶上读书写字,自得其乐。
晚年时,杨绛德高望重,声名斐然,却始终有一颗恬淡自如的心。
《杨绛文集》出版时,恰逢杨绛创作70周年,出版商原想邀请杨绛出山隆重宣传,遭到婉拒。
有一次,某人想借钱钟书100年诞辰之际,请杨绛参加活动,她也毅然回绝。 杨绛先生这一生,遭过许多罪,得过许多奖,但从来没有什么能让她自惭形秽和心生傲慢。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活到极致,是平视。 漫漫人生路,唯有平视看人和事,才能不被外界左右,在起伏无序的人生中,保有淡定和从容,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作家雷抒雁说:
“仰望星空的人,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晶莹、透亮、没有纤瑕。飞上星空的人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渣,和地球一样复杂。”
不要去羡慕别人拥有的繁星,也许你所站立的土地,正是别人心之神往的远方。
曾看过一句话:生活的真谛,正在于不卑不亢地欣赏它的跌宕起伏。 人生潮起潮落,愿你都能以平视的目光,看自己,看他人,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