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言
对于在爱情里的两个人来说,最美妙的一瞬间是什么时候呢?是第一次牵手的时候。就那样在林荫里或是夕阳下走着,或许什么都不说,就只是看着同一个方向,迈着同样节奏的步伐,无意中你的手臂碰了一下他的手臂,心里就泛起了浪花。终于是他鼓起勇气,用小手指轻轻的拉了一下她的小手指,而她没有将手抽离,一瞬间整个世界就倒了过来,仿佛踩在白云上。
这让我想起了和志玲爱情的开始,五月初的乌兰察布依然不见片刻温暖的天气,她就那样穿着单薄的衣服从车上走下来,我想把身上的冲锋衣给她,却又多少有些不好意思。我们去看电影,很少把注意力集中在影片的情节上,只是在认真地听着她说话。后来我们辗转很多地方,经历了很多次的分别和重逢,幸好至今还在一起,并从没打算过要分开,也从不怀疑。有时候我会想,爱情的开始是不需要什么前提的,只要冲动和热情就可以,而之所以能够长久,是因为在两个人之间存在某种必须的平衡。
我最近无意中看到这样一段话:从我的角度想,你们这个年纪的男生,会想自己青春正好,充满活力,为什么那些姑娘还是要找比自己大好多的呢?因为陪你度过困苦的姑娘都没有得到善终。当她陪你奋斗的时候是大好的年华,等你事业又成了,她的青春却不在了,而你却开始对别的姑娘动心思,前车之鉴可以用车拉。况且你们有什么呢?不是富二代不是官二代,自己不是特别的有能力,不是学习超棒的,也不是那种一毕业就进入国企、搞科研、学建筑的。姑娘青春正好,放在人堆里打眼儿,追她的人不止你一个,如果我喜欢一个女生,就尽最大的努力去给他一个不用嘴说出来的未来。
嫁或是娶一个什么样的人,似乎是成了这个时代最大最主要的矛盾。有这样一个笑话:以前追女孩子,三个必杀技——幽默、坚持、脸皮厚,现在追女孩三个必杀技——有房、有车、有存款;以前挑女婿三个条件——踏实、肯干、会疼人,现在挑女婿三个条件——有房、有车、有存款。在这样的现实面前,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其实归根结底的来说,我们不是在现实中比较选择之后而不去相信爱情,而是在某种畸形的价值观影响下,和自己较劲。童话是人类心灵的升华,不是别人太现实,而是你失去了升华生活和爱情的本能。当我和我的朋友说出我这个观点的时候,我的朋友问我,那物质难道不是爱情的基础吗?
物质当然是爱情的基础,但是有一个更大的前提,物质是生活的基础。我们首先应该满足的应该是自己的需要,以我的收入水平和个人经历,我习惯于抽三十元以上的香烟,喜欢喝一点中档价位的红酒,再或我自己喜欢把自己的房子装修的有格调一些。如果我目前的状况还不能满足我所有这些的愿望,那么我就要通过努力去实现。我努力的方向是我自己当下或是将来的生活品质的一个保证。注意,这里要实现的物质愿望是我自己的,是要保证我自己的,和任何还没走进你的生活的人没有关系。而遇见一个人,从相互倾慕到达成生活共识,更重要的部分应该是精神的高度能不相上下,用物质能够代替精神吗?在当下社会,物质上能达成共识的人随处可见,那么也就是说你可以随便嫁或是娶一个人,那么精神上能达成共识的人是很少的,所以在《奋斗》中,陆涛的选择是夏琳,而不是米莱。
我的朋友接着问我,即使是精神上能够达成共识,那两个人的婚姻生活中总还是需要物质保证的吧。我说,如果精神的高度是一样的,你们会有很多共同的不谋而合的向往。那么你们要奔向的目标就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你们会共同迈向更高的物质生活期待。我也曾看过这样的一段话:娶一个美女,只是一个男人的本能,让妻子变得美丽自信,才是一个男人的本事;嫁一个成功的男人只能证明这个女的找到了宝藏,帮自己的男人变得越来越成功,却能证明这个女的本身就是宝藏。好的婚姻是通过造就对方来成就自己,不好的婚姻是通过消耗对方来满足自己。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讲,谁都会想要一个能够成就自己的人,而不是消耗自己的人。成就与消耗这个观念,男女是平等的。
最美好的爱情是什么样的?应该是美好生活愿望的开始。舒婷的《致橡树》把这种美好描写的淋漓尽致: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Roy Croft的诗相信很多人都读过:我爱你,不光因为你的样子,还因为,和你在一起时,我的样子。我爱你,不光因为你为我而做的事,还因为,为了你,我能做成的事。我爱你,因为你能唤出,我最真的那部分。我爱你,因为你穿越我心灵的旷野,如同阳光穿透水晶般容易,我的傻气,我的弱点,在你的目光里几乎不存在。而我心里最美丽的地方,却被你的光芒照得通亮,别人都不曾费心走那么远,别人都觉得寻找太麻烦,所以没人发现过我的美丽,所以没人到过这里。
木心的《从前慢》最近更是风靡微博和朋友圈,说明了什么呢?说明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向往诗里描绘的从前的生活,然而实际的情况是当下的经历早已和那样的描绘之间产生了不可逾越的鸿沟。转回头去看看那些高中的时候写在情书里的誓言,原来不是那时太幼稚而肉麻,而是因为现在太麻木。
有个问题相信大家更有兴趣讨论,就是坐在宝马里哭还是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笑。其实这个问题对于聪明人来说根本就是不成立的,如果以你的成就、学识、人品能够驾驭的了宝马车,哭的也许就不是你,有一个男人会因为车的后面坐着的是你而倍感幸福,相形之下很多开车宝马车主就只有望洋兴叹的份儿了。比如只有梁思成之所以是梁思成,才能抱得林徽因归。而徐志摩纵然风流才子,也难赢得芳心,纵然金岳霖痴心一片也难牵手佳人。如果你驾驭不了,哭只不过就是一场荒唐的演绎罢了,坐在自行车后面也同样是哭,和车没有关系。
90后的这一代,不经意间就到了该穿礼服和婚纱的年纪,同时也在一点一点的磨掉大学校园里的锐气,一步一步和生活妥协。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妥协的,唯有一件事儿是不能的,就是一定要找到一个,你愿意和他牵手走过每一条街道的人。一起庸俗也好,一起高雅也好,要一起淋雨,一起沐浴阳光,才算是在一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