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非首发,文责自负
莎莎一直都觉得,妈妈总说,她和弟弟都是自己的孩子,就好像个笑话!
听奶奶说,她是还在“怀抱"那么大,被父母送来农村寄养的。
其实,很多大人,都是孩子降生之后,才发现自己根本没有扶养孩子的能力。
所以莎莎的父母,就只留下一句:"为了莎莎能有更好的将来",一去便是七八年,渺无音讯……
直到莎莎也上小学一年级了,会说,会笑,会考100分,还是不知道在每个周末,自己接父母电话时,自己到底应该跟对方说点什么。
无爱无恨,莎莎也从来没对此而埋怨过。
莎莎 对待一对陌生男女,连面也没见过,只是还没有想好措辞。
对莎莎来讲,骨血亲情,就是电话另一头无穷无尽的沉默,直到爸妈先挂电话,一阵忙音响起,如释重负。
既连相识也算不上,又怎么配谈思念呢?
莎莎这辈子头一次见到自己那“所谓”的父母,还是在自己三年级的暑假。
莎莎的父母不顾老人反对,又带回一个小男孩。
他们说工作太忙,只需要老人帮助“过渡”几个月……
就像这种不走心的"鬼扯话”,莎莎的爷爷奶奶早就看腻了。
想当初他们把不满三朝的莎莎送回来,也都是满嘴的冠冕堂皇。
莎莎在爷爷奶奶的推搡下,别别扭扭,蜗牛似的刚想靠前,那对男女便做贼一样又迅速钻回车里,扬长而去,只留下漫天黄尘。
莎莎见到那个被留下的小孩,在尘烟中被呛得厉害,几乎喘不上气,立马恶意嘲讽。
“你爸妈不要你了!"
小男孩攥着拳头,奶凶奶凶地回击。
“才不是,我只是来这里过暑假的……这个家,只有你才是没人要的野孩子!"
他说这似乎也是实话,莎莎无从辩解,就干脆冷冷地瞧着他。
总会有一天,他也会明白的,他们,同病相连……
小男孩不出意料地“被迫”待在莎莎的爷爷奶奶家,过了夏天过秋天,过了秋天又等冬天。
直到小男孩也上了一年级,还是没等来父母,接自己再回到身边。
不过,男孩与女孩的思维方式到底还是有许多不相同的地方。
同样是遭到了父母的冷遇和抛弃,可很明显,对于环境雅致悠闲的乡村生活,弟弟的接受程度明显就高了很多。
莎莎一直觉得是自己不好,很自卑,自己得不到父母的喜欢,才“留守”农村,属于内向型。
可山高河阔,对于从小在城市拘束“圈养”的弟弟来说,就好似能充分释放天性的“乐园”。
可人生到底有起有落,有快乐就有伤悲。
一个炎热的午后,弟弟约了一群小朋友摸田鸡,直至黑夜,一宿未归,第二天,便被当地人发现,淹死在用于灌溉的沟渠中。
父母听到消息,是第二天早上赶回来的,一夜未眠。
莎莎恍然大悟,原来父母工作的地方离自己也并不远,一夜快马加鞭,足够了……
自己从小到大, 他们老不来看自己,左推右拖,自己还以为这段路,长得要走一辈子呢!
莎莎妈又怀孕了,挺着个大肚子,见到儿子被水泡发胀的五官,哭得死去活来,没一会儿,就动了胎气。
莎莎弟弟的丧礼进行到一半,大家伙又忙着把莎莎妈妈送去医院,添丁进口,一瞬间就白事变红事。
见大人们都走得差不多了,莎莎才上前学着大人的样子,装模做样也烧了几张纸。
烧纸扔进火盆中,火光四溅,风一次,蝴蝶似的轻盈。
在莎莎眼中,你看不到半点悲痛。
有的,只是无穷无尽的空洞和麻木……
“你说,他们明明都养不了我们了,为啥还一个劲地要生呢?”
好消息,莎莎妈这回又生了个儿子!
在农村,儿子就相当于劳动力,接户口本的,是一个家庭真正的传承。
坏消息,莎莎因为二儿子的溺水身亡,动了胎气,造成生产时大出血,切了子宫,不再是真正的女人了。
莎莎妈在医院抱着小儿子出院时,喜得贵子,原本一家合乐的。
可当她一见到莎莎,倚着门框,用那样嘲讽的目光看着自己, 立马没憋住,上去就给了莎莎一个大嘴巴。
"都怪你,为什么不能帮奶奶看好弟弟……”
莎莎的奶奶为人很不错,直爽,热情,大方。
莎莎的奶奶虽然文化不高,经常对莎莎“出口成脏",这么多年, 也从未少过莎莎一顿来米饭。
莎莎总以为,妈妈打了自己,便再不会责怪奶奶了。
可实际上,对于二弟的死,莎莎妈不但责怪莎莎,也责怪老人。
所以他们带走了三弟,从此再也没回过这个家,更是不再往家里寄一毛钱。
他们说,真的无法原谅……
莎莎还小,到底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明明什么东西都没做错,为何又非要取得父母的谅解?
可没了父母每个月在经济上的支撑,这个家,也很快摇摇欲坠。
莎莎爷爷在亲孙子死后,很快大病一场,连死都并未换出儿子,儿媳妇的真心原谅。
而莎莎奶奶,也一气之下,偏瘫住院。
十四岁的莎莎,从此辍学,也走上了一条与大多小伙伴,并不相同的人生。
十四岁的莎莎小小的一个人,打过大包,养过鸡雏。
春天里一个人,在地里辛苦劳作。
秋天里地里长满荒草,收得粮食稀疏几担,也不知能不能帮助这苦命的爷孙俩度过寒冬。
政府来人慰问她,也不见她眼中的欢喜。
村书记告诉这孩子,“希望在明天!”
莎莎却只顾笑,笑得无奈,让人心疼。
"叔叔,我没有明天了……”
尽管倾尽全力,可莎莎的奶奶还是死在了那的冬天。
你知道吗?
在医院,都是先交钱,后住院的。
要是你实在太穷,就签了“免责书”,随时可以出院。
你要提合作医疗,那都是交齐费用,治疗后的事了。
还有,“救急不救穷!”
等你也落魄一把就知道了,“人在闹市无近邻”。
虽然说都是曾经的骨肉,可他们见你的日子没了指望,又哪里来的那么多“理所应当”……
莎莎,又哪里来得什么希望呀!
莎莎的奶奶,刚毅了一辈子,她能做到的,就只有尽量有尊严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别让自己这老太婆,再拖累孙女了……
可奶奶一死,莎莎家中也彻底没了大人,又过了一阵,村里征地,莎莎父母,还是要回来签字,给土地确权的。
几亩薄田, 几间陋室,那一转眼,就是能改天换命的,可要比他们在外头打拼了一辈子,还强上百倍!
等莎莎妈换了大金镯子,莎莎爸也又娶了一个能生能养的新老婆,莎莎,早就没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