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岁月,那些回不去的青春年少。90年代的我们,都已被催促的成为一个个大人。被时光追逐着,被时代追赶着。儿时假装大人,此时想念儿时。
故事的开头,要从这张照片开始,这张照片拍于2019年10月2日,和闺蜜的一次秋游路上的偶遇·。火车站的站口等候区,无意中的一个低头,看见了这个极具年代感的“行李箱”,在这拥挤的人群中别具一格。周围都是拉着行李箱排队等候火车的人,而这个“行李箱”的出现就显得格外突兀。顺着箱子往上看,这是一个穿戴整洁的老者,手里提着一个布袋,上面印着“中国邮政储蓄”的字样,七十年代的特有标志。有点像退休的朴素老干部。但无论是“行李箱”还是布袋,都特别干净。这让我想起了我那朴素的,一丝不苟的外公,和母亲卧室角落里的那一对“行李箱”。
外公的朴素和一丝不苟可能和他之前的工作经历有关,一个古板的退休教师。可能别的小朋友儿时都喜欢去外公家玩,但我和表哥表姐们不尽然。哥哥们最怕去外公家了,被外公亲自理发支配的恐惧。然而作为女孩子的我也没有摆脱这种厄运,记忆犹新哪!三年级的我顶着扎都扎不住的凌乱短发整整一个学期。外公是一个特别勤俭的人,记忆最深的是他那骑了将近十年的新旧摩托车,何为新旧,就是明明用的时间长了,和别人同期买的,别人可能早已淘汰了,但外公的那辆摩托车看起来还像新的一样。直到那辆摩托车退休的那天,除了磨损,外观看起来还是新的。外公每次骑回家都要将它擦的干干净净的。外公做事也一样,从来都是一副严肃的模样。活脱脱一个“老古董”。他教会了我许多人生的大道理。吃苦耐劳,礼让他人......是我人生的楷模,我一生的榜样。
还有家里的那落满灰尘的年代久远的“行李箱”,从记事起它就在家里,起初是母亲存放贵重东西的场所。之后存放衣服,现在还在角落里。箱子的开关早已损坏,没有用武之地。劝了母亲好多次让扔了去,但......
之后我才知道那是母亲结婚时外公送给母亲的陪嫁,是一对儿,大红色,上面的花纹格外漂亮。听母亲说,在她们那个年代,结婚陪嫁有这个“行李箱”可是十分风光的,她的两个“行李箱”可是她们村的头一份儿,倍儿有面子。母亲马上年过半百,那两个“行李箱”依旧在母亲卧室的角落里。
外公的摩托车,母亲的“行李箱” 关于那些岁月,那些过往,那些藏于心中的回忆,只会如老酒随时间发酵,愈来愈纯,愈来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