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选择

人生中面临着很多的“选择”,众多的选项摆在面前,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

比如好几个工作机会,

A、工资低、但工作自由清闲,未来发展前景一般;

B、工资高、但需要长期加班和面对巨大的压力,未来发展前景一般;

C、工资低、需要面对巨大的压力,未来发展空间大;

很难选,尤其是当自己还有别的顾虑,比如打算要孩子时,比如房贷压力时,比如感情不和时……

当这些压力并没有被提前预料到,突然出现的时候,难免手足无措,一边纠结,一边又知道:“这些机会不会等着自己想明白。”

笔者认为:这个时候关于“工作”的这道题,没有一个是正确答案,也没有一个是错误答案。

人生中的“选择”,它可能并不是我们试卷上的考试题目,“选择”的意义在于:接受这个“选择”所有可能产生的后果。

毕竟所有好处都占的机会,这个世界上是没有的。

同时,在做出这个工作的选择之前,我们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选择:到底是选择“马上做决定,有可能会后悔”,还是选择“再想想,有可能错失这些机会,也浪费时间”。

研究发现:人们绝大多数经过三天以上思索后做出的选择,和当天思索后的选择是一样的。

就好比“扔硬币”,当自己把硬币扔出去时,心中其实有了答案,而“扔硬币”的这个行为,更多的是让自己相信“这是天意,结局是好是坏都是天意”,从而让自己少一点压力,更从容的接受:“这个选择所有可能产生的后果”。

另外,笔者很喜欢《无印良品》里面的一个说法,大概是这样的:当一个选择被实施且证明是错的时,我们去复盘,回到“做出选择”当时的情景下,会场的气氛、各方面的压力,我们依旧会选择那个错误的选项。

我们复盘不是为了“悔不该当初”,而是为了更好的应对未来。

还有一种情况很难做出选择,就是选择太多了。

笔者有一次映像深刻的经历:有一次下班路过一家小饰品店,突然看到一个特别漂亮的烟灰盒,走近了以后发现上面还有我特别喜欢的十字架浮雕,我是越看越喜欢,刚准备掏钱买,结果发现旁边还有一个带十字架浮雕的烟灰盒,我就把钱又放回了钱包里,把那两个烟灰盒来回比较,又发现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各的缺点。

我当时在想:“其实这两个都让我足够满意了,我买哪一个我都会很喜欢很珍惜,前提是如果这家店只摆出了一个的话。”

“现在出现了两个,虽然很便宜我可以两个都买换着用,但会让我很难珍惜,因为我知道还有另外一个,这个用坏了大不了换一个,就失去了它本该有的意义了。”

好容易做好自己的思想工作:“当另外一个没有出现过。”,好玩的事情发生了,服务员跑了过来说:“都不喜欢么?没关系,这里还有。”,他拉开了下面的抽屉,满满一抽屉的烟灰盒直接映入我的眼帘,都各有特色,大部分的都带十字架。

然后我就说了声抱歉,头也不回的走了。

后来,当我想明白“我选择烟灰盒的时候,烟灰盒也在选择我,如果当时我买了其中一个,那么这段时间我就有了使用它的美好经历。”,

想明白:“我选择的不是这个物品,而是选择是否和它有一段经历”的时候,那家店搬走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