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国语教育主要以解释和鉴赏为中心,这样做以后背诵古典的习惯没有了,与其说,也是认为因为不了解意思却要让背诵下来是一种错误的想法。
其实用大脑理解的意思,实践上是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所以到真正发生事情的时候是起不了作用的。不要过早的去寻求意思,语言这个东西是要尽可能的把整体的内容反复的刻在心里,才能在心底生根,把它作为有生命的语言来培养。
发出声音朗读记忆可以使大脑深层部分打开,也可以想象到左脑和右脑的回路的链接在随着变大。随着这种听觉的刺激,为什么就使大脑的深层学习回路打开呢?
这是因为发声和震动数之间的秘密。通常的发声是针对与外界的,而背诵是针对大脑深层部分而进行的,大脑深的地方隐藏着具有震动音的秘密,这个部分会和震动数产生共鸣,就这样被理解为脑的深层的学习回路也用此被打开。
所以现在对于学习来说,通过眼的理解和记忆固然重要、但是不得不更加重视听力学习。
向四书五经这样优质的教科书就应该采用让其一个劲儿的读,一个劲儿背诵的方法。直到一本教科书完全能背下来为止,一直让其朗读背诵。
于是,不仅仅是记忆下来了,同时这个过程也能让大脑深层的学习回路听到,这样的话、以后的学习就会有很多完全的改变。
从此以后,就可以拥有教科书只读一遍就可以理解记忆,看听一次就可以让记忆影像化的能力。
所以说学习的基础是背诵记忆。但是在背诵的能量的基础上,已经发现了我们应该追寻的真正的教育之路。
以前日本的江户时代,有一位在教育领域很有名的老师,广濑淡窗先生。江户末期,他在大分县开设了私塾,培养弟子3千人,这其中培养出好几位在日本明治维新中活跃的人物。他当时的私塾提出了《三夺之法》:
1、夺下年龄(不分年龄可以进入私塾学习)
2、夺下出自(不分身份可以进入)
3、夺下已修(不问目前为止的学力)
也就是说所有的学生的起点一样,淡窗先生的教育原点是“练习学习开始到创作的转移。”没有学习练习就不可能有创作。
还有一位提倡练习习作重要性的人物。日本室町前期的能艺术家(能:日本历史悠久的传统舞台表演,表演者戴面具,不说话,通过动作来表达心情和故事的发展)能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守,破,离”。
守:原原本本的模仿老祖宗的形态和动作。
破:打破这种形态为了加入自己的东西而下功夫。
离:最后创造出不是仿照别人的属于自己的形态和动作。
教育的基础,第一是模仿,把重要的东西背诵记忆下来,达到这个程度以后,把自己的思考加入其中。
如果没有把基础放在第一位,首先就让孩子们自由的思考为中心的教育将会失败告终,这次事情我们不得不从历史的教训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