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山歌是中国民歌体裁中山歌类的一种,流传于广东东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台湾北部等。
我听得最多的便是梅县山歌,简直是源远流长。
梅县离我们潮汕家乡较近,而且梅县的客家语是全国最标准的,比起自己家乡那半汕客家话,听起来要温柔些。只要对方一开口,就能听出他是不是梅县那边人。
小时候,村里经常能看到一些打着竹板唱山歌的乞丐来乞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今却很少见到了。
客家山歌的内容广泛,语言朴素生动。
歌词善用比兴,韵脚齐整,但没有律诗那么多严谨的规则,讲平仄对仗押韵等等。
客家山歌的歌词如同打油诗一般,只需一二四六八押韵或二四六八句押韵即可。
歌词句式以七字四句,每句为“二、二、三”的组合。歌词大多“每句七字,逢一、二、四句多押平声韵。词曲不固定,一般都是即兴编唱。可以一曲多词,反复演唱。
比如这首:
“客家山歌特出名,梅县唱上北京城。
五湖四海唱光转,朝晨唱到日落岭。
我曾一次在深圳龙岗参加杨氏宗亲会时,有位惠州的宗亲简直就是“神人”。他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能唱什么。很即兴,真让人不服都不行。
歌词很接地气,使人听后回味无穷,大家都叫他山歌王子。
伴奏也简单,除了手上那把梅花琴,另外的就是三片竹板,其中一片为带齿的。
跟随着竹板声一响,开场白就脱口而出了;
“竹板打来闹洋洋,今日山歌正开场……”
(2021/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