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个世界读书日4月23已悄然而至。现在阅读已成为我的生活日常,记得2024年全年我读完33本纸质书籍,有薄有厚,有教育专著、有文学也有其他闲书。2025年一至四月,我到底都读了啥?故在此作个小盘点,以此纪念今年的世界读书日。
在2025年这四个月的时光长河里,我将书页折成船帆,在文字的浪潮中穿梭。从料峭寒冬到芳菲四月,一本本纸质书如同暗夜中的星辰,照亮我前行的精神航道,编织出独属于我的阅读图谱。
新年伊始,《读者》42周年典藏版哲理卷在小寒节气里与我相遇。那些短小精悍却蕴含深意的文字,如同一缕温暖的炉火,驱散了冬日的寒意,让我在细碎的故事与深刻的哲理中,感悟生活的真谛。紧接着,房龙的《名人的故事》带我跨越时空,与历史长河中的杰出人物对话。房龙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笔触,将名人的生平娓娓道来,让我看到他们在时代浪潮中的挣扎与奋进,汲取榜样的力量。而《封神演义故事》则把我带入了奇幻瑰丽的神话世界,那些光怪陆离的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满足了我对神秘未知的无限遐想,在想象力的天地里肆意驰骋。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沉浸在张炜的《你在高原》系列之中,开启了一场漫长而深刻的精神之旅。从除夕前夜的《我的田园》,到正月初九的《人的杂志》,再到二月的《荒原纪事》《曙光与暮色》,直至四月的《无边的游荡》。这十部作品如同十座巍峨的山峰,我一步一步攀登,领略着其中的壮美与深邃。张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着时代变迁下人物的命运沉浮,在自然与人性、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展现出生命的坚韧与崇高。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与书中人物一同经历着风雨,在他们的故事里看到自己的影子,也对人生、社会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莫应丰的《将军吟》让我走进了特殊的历史时期,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与人物的命运悲欢。书中对人性的刻画、对历史的反思,引发了我对过往岁月的深切缅怀与对和平的珍视。《孙子兵法名言故事》则以故事为载体,将古老的兵法智慧融入现代生活,让我领略到古人的谋略与智慧,为日常的思考与决策提供了新的视角。
周国平的《我的心灵自传——岁月与性情》宛如一位老友的倾心交谈,他坦诚地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成长历程,让我在共鸣中审视自己的心灵轨迹,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而郁达夫精品小说集,则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魅力。郁达夫笔下的人物充满了对生活的无奈与挣扎,对理想的执着与追求,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情感,触动着我的心灵深处。
在这个电子阅读盛行的时代,我依然钟情于纸质书的质感。指尖摩挲书页的触感,淡淡的墨香萦绕鼻尖,都让阅读成为一种独特的享受。每一本读过的纸质书,都是时光的印记,记录着我的成长与感悟。它们或给予我知识的滋养,或引发我情感的共鸣,或启迪我思想的火花。2025年的阅读之旅仍在继续,我愿继续以纸墨为舟,在文字的海洋中探索,追寻更广阔的精神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