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哑巴家的门打开了,哑巴家的房子在村子的最边上,还是泥土墙结构,房子是哑巴的父亲留下来的,哑巴一个人住。今年这种情况,没人会想到哑巴还会回来,毕竟他是一个人,过年回与不回都是一个样子,有些上有老下有小的一家之主都放弃了回家的念头,大家都以为哑巴不会回来过年。
大概是泥土房子关久了会有霉味,哑巴进屋就把门窗全部打开透气,稍微收拾一下,就拿着竹扫把,在屋前屋后的阶沿上打扫起来。哑巴不会说话,但是会咿咿呀呀的喊,声音还特别洪亮,邻居听到哑巴的声音,都来看望。
哑巴是跟隔壁村一个老乡下了火车一路走回来的,从火车站下车,一直走到今天早上,七十多公里的路程,整整一夜都在路上。
哑巴家的台阶比路面高了半尺,上面铺了石板,土砖墙怕雨,屋檐伸出了很多,也挡住了雪, 哑巴把房子外面打扫的干干净净,把石板缝里的杂草处理干净,又开始进屋忙活起来。从房梁到地面,彻彻底底的打扫一遍。房子不大,总共就三间屋,靠路的房间做客厅用,哑巴整齐的摆好八仙桌和太师椅,这些都是上一辈留下的家具,哑巴擦得一尘不染。中间是厨房,一个柴火灶,一个煤球炉子,木质的碗柜,简单的几样家具。最里面是卧室,卧室有一个大衣柜和两张雕花大床,大床并排放置。
中午有邻居来叫哑巴过去吃饭,哑巴一个人刚回来,家里什么都没有,怕他没饭吃。哑巴连忙的大幅度摆手拒绝,印象中哑巴很少到别人家吃饭,除了在别人家出工的时候,以前哑巴没有出去打工,谁家有活做不完的时候,都会叫上哑巴。帮忙盖房子,清理池塘的淤泥,种树插秧的活他都会干,除了按工价结账,一般还会送包烟。农村干活都管饭,哑巴不喝酒,干活也不休息,吃完饭就继续干,大家都喜欢叫他。
哑巴不愿意中午去别人家吃饭,有邻居送了一些肉菜,哑巴没有拒绝。这一头的几户人家都是隔几辈的亲戚,疏远一点的也是共爷爷的爷爷,关系还算是很好,大家或多或少都会照顾哑巴一点。
春节的集市虽然不如往年热闹,但是买卖东西的人依然不少,因为雪灾的关系,物资比较匮乏,但春节该买的还是要买的。哑巴去了集市,买了对联福字,蔬果鲜肉,还带了一张毛主席像。
贴毛主席像是这个地方的传统,哑巴家一直保留着这个传统,春节前,把旧的更换成新的,春节福字重新贴上。村里已经很少人家还有这种仪式,自从哑巴父亲过世,这个家就散了,只剩哑巴自己一个人生活。但是哑巴并没有很落魄,要是谁家有喜事请哑巴帮忙,他总是要换上干净的西装,头发也要摆弄整齐,三七分开,不认识的人,不知道这是一个哑巴。
哑巴就不用准备团圆饭了,家里就他一个人,团圆饭就在堂兄弟家里一起解决了,但是正月初一的迎客仪式,哑巴是要自己准备的。
初一大早上,家家户户都把大门打开,桌子椅子摆好,桌上坚果零食,用果盒装好,水果酒水,样样都有,等待村里的邻居们来家里拜年串门,来了客人要用鞭炮迎进来,坐下来喝点酒,吃点瓜子花生,其实也不是真的喝酒,只喝一点点,意思一下,瓜子花生也是随便吃两颗。同住一个村,关系一般的也不经常来往,好多人家里串门就年初一这么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