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年级开始,你是一周背诵一首唐诗。四年过去,你背了241首唐诗。《唐诗三百首》上有300首唐诗,当时的计划是用四年时间背下这本书。
四年级毕业,时间到了,背诵唐诗的任务也该完成了,可现在还有59首没背。这个暑假很漫长,50多天,抓紧一下,爷爷逼一逼你,争取把任务完成。剩下的时间,用来温习。前面背过的诗,转回去检查,遗忘的肯定不少。
这个事情爷爷和你商量,你同意了。实践中爷爷扮演的角色就是督促执行。一个多星期过去,你每天背诵一首唐诗,有的是八句,多数是四句,你读四五遍,不超过10遍就能背下来。
越是向前走,爷爷越有信心,你也有信心,在假期里完成任务。古典诗词的学习,爷爷主张用心记忆,熟读成诵。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能在幼年接触把玩这一瑰宝,奠定经典学习的基础,无论对于谁,都是有意义的事情。
从诸子百家,到明清小说,这中间产生的文化成果,都可以看作是国学。这些年国学持续走热,为什么要热?自家祖宗的东西,子孙继承发扬,很正常的事情。
五四运动以来,西风东渐,国学这一传统遭到破坏,被割裂。我们是中国人,但中国人不仅仅是因为皮肤黄色,更主要的是精神世界里蕴藏有《论语》、《孟子》、《道德经》、《史记》,有唐诗、宋词、元曲,有明清小说,还有先贤往圣。
人拥有的潜力很大。现在是爷爷逼你一把,将来你要有意识自己逼自己一把,然后去发现,我能我行我优秀。有这样经历的学生和没这样经历的学生,结果一定是两样。
去年,爷爷打算写一部乡土散文,写着写着,潜力发挥,结果写了100万字。不写前,根本不知道能写这么多,还有那么多生活宝藏可以开掘,这就是逼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