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做题家”这个称呼,源于豆瓣“985废物引进小组”组员们的自嘲。指的是出身小城,埋头苦读,擅长应试,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因为在当地考试成绩非常好,所以一直都有种“我很好”的感觉。
他们靠拼命刷题挤进一流高校,以为人生从此平步青云,怎料到了大学才发现自己不仅泯然众人,不仅成绩不再出色,与来自大都市的精英同学相比,更是有着悬殊的差距。毕业找工作时完全没有优势,心酸地沦为“985废物”。
于是那份“我很好”的感觉,崩塌了。随之而来的,是“我远不如别人”的自卑。
从原本的自信满满,一下子跌入谷底,觉得自己差劲到极点,甚至产生一种很深的羞耻感。
为什么,小镇做题家们一直保持着的“我很好”的感觉,会瞬间崩塌。
「小镇做题家」的人生困局背后,又隐藏着哪些心理机制?
一本横扫美国畅销榜的回忆录《乡下人的悲歌》,对小镇做题家这个身份有着无比深刻认知,作者是J·D·万斯,书中记录了他的家庭和他的成长。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个美国小镇做题家的自传,却同样是一部分的当今中国,和一部分的我们。
作者J·D·万斯讲述的,是这样一个小孩,外公外婆是美国铁锈地带的下岗穷人,在工业繁盛时代背井离乡来到工业重镇,脱离了赤贫人生。
他们一方面是努力的劳动者,一方面是暴躁和怒骂表达亲密关系的失败者,在夹缝中生存的三个孩子,一到稍稍长大就迫不及待想要挣脱这种窒息的原生家庭。
大儿子上完高中就去打工,背井离乡;女儿还在上学就急匆匆恋爱,早孕生子。
多年之后,这个家庭有的孩子终于让脱轨人生稍稍恢复了正常,有的终于被毒品和酗酒彻底摧毁。这不是一个家庭,而是整个劳工阶层不断下滑的人生。
同样是在这种撕裂关系中挣扎求生的第三代、同样是80后的作者,在贫穷、痛苦、毒瘾深重的母亲和一任又一任继父造成的动荡不安中,同样即将滑入深渊。
但是他的外祖父母竭尽把他留在了向上的轨道里,给他爱和教导,让他的人生没有彻底荒芜。他先是加入了海军陆战队、随后上了俄亥俄州立大学、并最终被耶鲁法学院录取,跨越阶级,进入精英社会。
我们丝毫察觉不到这位典型的“小镇做题家”作者,因为自己出身农村就带有羞耻感。
为什么?
因为他的外祖父母给予他的,其实是一种「无条件的自信」,让他始终认为自己本身已经是很好的存在。
也就是这种自信和他的自身条件毫无关系,它紧紧地和与个人绑在一起。
既不会因为自己条件好,而产生一种很深的傲慢;也不会因为自己条件差,而产生一种很深的自卑。
与「无条件的自信」相反的,是「有条件的自信」。即我的自信来源于一个好的条件,我从这个好条件上获得了自信感。
比如开头讲的「小镇做题家」,他们那种“我很好”的感觉,往往建立在考试成绩、排名等这些条件上。
然而,这样的自信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的:我觉得自己是好的,因为我有一个好的条件。
但是,如果这个条件没有了呢?
正是因为这种「有条件的自信」,当让你自信的好条件都不成立了,而其他方面的自卑又一目了然时,你会感觉一下子跌入谷底。
大多数「小镇做题家」仅有的骄傲,是“我很会学习,很会考试”。当他们进入大学后,却发现自己一直引以为傲的成绩,原来没有任何值得骄傲的地方。
而其他被忽略的东西又都呈现出来了,比如家境、才艺、外形条件、人际交往等,似乎都不如别人。
因此,便有了一种极深的自卑感、羞耻感,甚至会面临一种深刻的崩溃感,陷入深刻的自我危机,即「自我的瓦解」。
有些孩子甚至因此失去完整的自我功能,不能很好地应对各种各样的事情了。
比如说不能正常上课、不能与同学老师正常交往等等,这使得他们大学几年过得极其痛苦。
所以我们得说,所谓跌入谷底的自卑与脆弱的自我,其实都是和「有条件的自信」连在一起的。
人群里,你很容易分辨出谁是小镇做题家。
比如那些疯狂鸡娃的海淀家长,其中许多就曾是被高考改变了命运的小镇少年。即使深知如今进了一流大学也不保证一帆风顺,但他们也不能放松对孩子的教育——因为这一条,是他们亲身验证过,真正走得通的生存之道。
其实,不仅是小镇做题家,我们大多数人都拥有「有条件的自信」。
那么,该如何应对「自我的瓦解」这个危机,形成一种源自生命深处的「无条件的自信」呢?
这背后藏着一个逻辑——「无条件的爱」,就是我爱你,不为别的,只是因为你的“存在”本身。
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你会对孩子说:宝宝,无论你以后是健康还是病弱、聪明还是愚笨、听话还是捣蛋、漂亮还是丑陋、学习成绩好还是差,爸爸妈妈都会永远爱你,养育你直至你成为独立自主的人。
这就是无条件的爱。仅仅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爱你,和你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无关。
如果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你学习好了爸妈才会满意,你奥数比赛得奖了爸妈才高兴,孩子心里会怀疑自己,对自己失去信心,并学着戴上势利的眼镜去面对爱与关怀。
心理学认为,当一个孩子获得无条件的爱后,他就可以知道,自己在父母眼里这么好,没有和任何条件绑在一起,因而形成一种「无条件的自信」。
有父母的爱在后面支撑,孩子在外面不管遇到了什么,都无所畏惧:“我爸妈爱我,肯定我。”他心里非常踏实,知道自己拥有取之不尽的力量,可以面对整个世界。
能做到无条件爱孩子的父母,他们本身也都是自信的人,对自己持肯定的态度,所以不会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或者把自己没有做到的事情逼着孩子去代为完成。
父母无条件的爱,会在孩子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
我的自我,超越了一切条件,而有了一份自信。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朋友会问:
自己似乎从未从父母那获得过“无条件的爱”,作为一个成年人,还能形成「无条件的自信」吗?
对很多人来说,这可能真的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可我们要知道,除了从父母那里,我们还能从其他关系、从自己身上获得这种感受:
不依附任何条件,自己就已经是很好的存在,已经值得被爱。
假如我们对自己有这样一种“无条件的爱”,在关系中不委屈自己,坚信自己无论遇到什么困难,表现多糟糕,最多只不过是迷路了,始终能走出来的。
当我们不断地去觉察这些感受,去接纳我们原本模样,逐渐就会形成一种坚韧的自我:
也许我的家境、才艺、人际关系的确比不上其他人,但我并不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因为我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存在。
这种坚韧的自我,超越了一切具体的条件,哪怕在我们面临一次次人生的寒冬,也不会轻易瓦解。
正如《当下的力量》的作者埃克哈特·托利所讲:
想象你是一个湖泊,湖面随季节、风雨变化,但是湖泊的深邃始终未被干扰。
湖泊的深髓即是你内在的状态,不依赖于外在的事物。
这份结实的自我,能陪着我们穿越各种挑战,帮助我们度过一次次崩溃的寒冬。
只愿你我,且歌且行,不要慌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