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李镇西老师讲课:教育写作(第二讲)

教育写作主题是:为什么要进行教育写作,教育写作写什么?

5、教学实录:“实”是真实,“录”是记录,教育实录就是真实记录课堂教学过程。它的最大是原汁原味的现场感。它可以说是对话式(剧本式),可以是第一人称,但一定要在结尾部分有分析、反思,还包括演讲的的追忆。李老师谈到大家谁也不是记忆的超人,所以在叙事式教育实录时,李老师当时是借助录音机记录课堂教学的,然后在当天晚上就根据录音整理出自己的教育实录。现在可以借助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手机录音等是很方便的。写教育实录时,李老师再次强调课后一定要分析和反思。(反思:这是自己与自己对话的一种方式,在分析与反思中发现自己教学的不足,正所谓知不足然后能改。)

6、教育论文。教育论文一定要谈自己的观点(重要)

如何写出有血有肉的自己的论文建议?

李老师向我们提出6点建议:①源于对真实的思考与研究(不追赶时髦)。②忠实于自己心灵与生活的本色(不乱贴标签)。③从问题出发,用思考统帅,以事实说话,让数据发言。这里面李老师谈到了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成功提到的因材施教的一个案例:分层教学。在备课时,因学生程度准备教案四套,四套习题,四套考题。因人施教,对于班内连最低要求也达不到的学生。谈话发现学生的优点,如一个学生爱打游戏,爱看小说,不可能把游戏机搬到教室,但是可以允许这个孩子在听不懂的时候看书,给他布置的任务就是在看的同时工整抄书,这只是一个引导激发他学习兴趣的一个策略,隔一段时间又引导他尝试听课,从读书文章开始,从学生能达到的方式提要求,考试前对她他进行专门辅导,就是给他泄露些习题让他提前练习其他的,让学生尝试成功,这样提高学习兴趣,慢慢的进入学习的状态。④议论文的结构:问题——思考——实践——结论。目前论文存在的现象是多于仿写他人,以交文为最终的结果。写作时一定不要写别人读不懂的文章,忌深奥易通俗。(所想:想到了前段自己提交的教育系统论文《学困生亦能促进教学相长》,就是从自己在教学中遇到问题出发,把自己的做法与收获进行的文字梳理,里面的语言自认为没有华丽的辞藻,都是真实的行为,一开是写就收不住文章,以至于当时文件要求不超过3000字,我是几进修改才达到字数要求的。)⑤引用别人的观点,一定要有确凿的出处。⑥行文朴实语言准确

7、教育书信,写给教育的“情书”。

李老师谈到,给学生写信交流,即避免面谈时的尴尬,又能有效的进行心理沟通,它让师生之间似乎保持着秘密一样。80年代,李老师几十本的书信草稿有的是写给转学的学生,有的是写给特殊学生,还有的是暑假旅游时写给学生的信。(所想:从李老师几十本的书信草稿,可以看出他是真正的一个把学生放在心上的人,真正的爱教育的李镇西老师,没有功利性的自发与学生交流,这才是真实的师爱。)这里面记录着老师与学生的心理发展史,是一笔财富。

课程结束李镇西老师再次强调,关键不是说教育写作的文章的分类有哪些,重点是要养成写作习惯。(所思:一个教师不仅要踏踏实实的教书育人,还要是一个能随外界社会影响发展的人,在不断的专业成长中有所提升才不至于被淘汰。尤其是语文教师更应该会教能写,多阅读常写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