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 - 如何理解「教练是一面镜子」

镜子

昨天分享了我对「教练是一面镜子」的理解,把文章发给我亦师亦友的一位资深教练需求反馈(我称呼他周老师),我们通了一个小时电话。
周老师指出昨天的文章比较表面,没有深入谈论教练作为镜子,需要具备哪些核心能力。
于我而言,这一个小时的内容非常之宝贵,是书上学不到的,整理如下。

镜子的核心能力

要做好一面镜子,需具备三方面的能力:

  • 描述客观事实的能力
  • 洞察力
  • 有意识地教练的能力

描述客观事实的能力

镜子反映的是被教练者的态度、行为和现状。
举例:
描述人
主观:

你有点心不在焉。

客观:

我观察到,在过去的一分钟,你看了三次手机。

描述事
主观:

你怎么说话不算数,说了五点交报告的,现在五点十分了,报告呢?

客观:

你答应五点交报告,现在是五点十分,我没有收到你的报告。

洞察力

洞察力(Insight)是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包括观察和分析。
主要是观察三个部分:

  • 手足
  • 仪表
  • 仪容
    顺序是很重要的,脸要最后看,因为我们对颜值的偏执,很容易引入主观评价,从而影响对其他地方的观察。(这段是我补的)
    观察过后是分析,如果一个人不停地玩弄手中的物件,可能他是紧张的,如果他的手,随着音乐节奏敲击桌面,可能他就是放松的。

除了在生活中经常观察,并发现现象之间的联系,比如弹吉他的人左手指头有老茧,还可以学习如何解读微动作,微表情。

有意识地教练

在教练过程中,不能陷入到客户的问题中,要意识到自己在教练过程中,当前处于哪一个阶段。
在谈话过程中,有意识地关注三条线:

  • 信息线(信息传递是否到位)
  • 关系线(关系有没有按预期发展)
  • 感情线(感情是否按预期变化)

我对关系和感情的区别有点不理解,周老师举了一个例子:

张三想跟李四做生意,不得已卑躬屈膝。这时候他们的生意关系是建立起来了,但感情是疏远的。

层次低的人,靠感性建立关系,谁对我好我就跟谁亲近。
层次越高的人,越靠理性建立关系,礼数怎么样无所谓,关键是给彼此带来的价值。
所以跟层次低的人谈话,就要照顾 TA 的情感需求,跟层次高的人谈话,就要少说废话,一针见血。

这三条线在任何沟通中都是存在的,三条线的背后,是给对方留下三种印象:

  • 理性形象(专业度)
  • 感性形象(舒适度)
  • 感官形象(看到的,听到的)

信息是否准确到位,语气是否让人舒服,语音语调是否合适,肢体语言是否自然,这些都会影响给对方留下的印象。


我是 Seaborn Lee,希望今天的分享对你有用~
最后,感谢周老师毫无保留地与我分享!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天晚上,又一次参加了教练对话练习。练习后,观察者给我反馈,说我提的问题有诱导性,不够中立,而教练应该是一面镜子。...
    李浪溪_WaterLee阅读 5,496评论 2 9
  • 很久很久没有跟团出游了,上次在欠发达国家自助游的感受不太好,这次选择了赶在国庆前错峰跟团去了一趟被联合国定为“最不...
    Anita杨昕_教练阅读 1,696评论 0 4
  • 好几天没有写简书了,因为上周四晚上,通宵做了服务器迁移,周五在家睡了一天,周六的时候在家带娃儿,同时观察迁移之后的...
    麻袋农夫阅读 11,175评论 0 51
  • 孩子出现的所有问题都是我自身问题的放大,以前没有想到,现在觉察改正来得及。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我还是能量不稳,有些抱...
    利利lili阅读 1,839评论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