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甘南

期待已久的甘南之旅终于开始了,2019年5月10号,我们踏上了去往甘南的列车,先从郑州到了兰州,我们一班四十几个人像是一道风景线,引人注目,在兰州没有停留直接去了夏河,沿路的风景深深的吸引着我毫无困意,路上吃了一碗热乎乎的兰州拉面,到夏河已经晚上十点多钟,很冷很累,老师大概说了一下明天的行程就休息了。

第二天自由拍摄,和几个伙伴早早就出门了,出了巷子就看见藏在云雾里的雪山,第一次见雪山的我无比激动。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还没到拉卜楞寺就看到了转经的藏民,喝着酸奶,以为酸奶是卖的,没想到是免费的,他们直接把酸奶和花卷送到我手上,很感动,开始也不太了解他们的习俗有没有什么禁忌,掉在地上一小块我也捡起来吃了,后来发现是对的,在那样的圣洁之地食物都是上天的恩赐,不由得浪费。

图片发自简书App

吃完酸奶,我们就转着经顺着人流去了拉卜楞寺,一路上遇见很多朝拜的藏民,每天都一样,做着同样的事情,那就是朝拜,他们动作一致,全身伏地,眼神空灵虔诚。建筑规整繁华,不加吝啬的渲染色彩,主体红色,搭配黄白、蓝、黑、紫、褐、金色精美绝伦,心生摩拜之心,感慨万千世界时间飞逝,唯有灵魂与信仰亘古。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他们的信仰已经深入骨髓,无论是小孩还是老者都穿着长拜服认真祈祷、朝拜。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二天启程去郎木寺,路上路过美的地方都停车下来感受一番。桑科湿地公园,在郭莽湿地拍了第一张合照,在尕海湖旁边捉土拨鼠。

图片发自简书App

郎木寺分为两部分,一个为四川达仓郎木寺寺院,也叫做格尔底寺,虎穴、仙女洞、郎木寺大峡谷以及肉身佛舍利都位于四川郎木寺这边。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另一个是甘肃寺院,也叫赛赤寺,通往天葬台的方向,两个寺院隔着小溪相互守望。

说到天葬台真是吓到我了,我是自己先跑上去的,待了一会其他人才上来,然后才知道我站了半天的地方就是天葬台,满地的尸骨,现在想起来还忍不住打个冷战。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说到郎木寺我记忆最深的一个画面就是刚好碰到小僧侣下课,大小各异,听到下课钟响一拥而出,在草地上奔跑,嬉闹玩乐,渴了在旁边的小溪喝口水,洗把脸,我想他们虽然是僧侣但也是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天真无邪。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去往扎尕那的路况很差,塌方,修路走的很慢,那是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益哇乡的一座古城,藏语意为“石匣子”。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

扎尕那山势奇峻、云雾缭绕、宛如仙境。藏寨内游牧、农耕、狩猎和樵采等多种生产活动合理搭配和互补融合,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典范(想去玩的可以包车或自驾,因为那里不通车)。到了地方住的木房子,第一次住木房子,虽然隔音不好,但是我很喜欢这种原生态的东西,喜欢闻木头散发出来的气味,喜欢走在地上木头咯咯的声音。

图片发自简书App

休息了一中午就去爬扎尕那公园(免费的),因为有点高反头疼,爬到半山腰就不行了,没有拍到扎尕那的全景图。

图片发自简书App

经过若尔盖草原去了黄河九曲第一湾,若尔盖是九大走过的草原,朱德,彭德怀,林彪等,可以天气不作美没停多久就出发了。藏族人民结合黄河上游的地形、景观等,将上游诸河段取了更有特色的名称,如卡日曲、约古宗列曲、扎曲、星宿海、玛曲、析(赐)支、河曲、九曲、逢留大河等。藏语称“河”为“曲”. 俗语说:“天下黄河九曲十八湾”,这“九曲”就是唐时对贵德以上黄河段的称呼 黄河首曲所在地玛曲县还是整个黄河流域唯一一个以“黄河”命名的县城(玛曲,藏语即黄河)。买门票的地方到景点还有好远,开车大概十分钟左右,天气不太好,不然会更美,爬到山顶去拍它的全貌,即使穿了厚厚的冲锋衣,但山顶依旧冷风割面,在这里我们拍了第二张合影。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晚上小聚了一下吃了川菜,第二天赶往下一个地方,路上遇见了雪山——乱石头垭口,可以触摸到雪的雪山,前几次都是远远的看,同学们都兴奋过头了拍照的拍照玩雪的玩雪,在这里我们留下了第三次合影。

图片发自简书App

走过这块地方又遇到了隆格山垭口,海拔4398,非常近距离的与雪山接触。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里有许多祈祷的经幡,还有人正在撒着什么东西祈祷。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到了久治县没有活动,因为准备去的景区封闭了,所以就当是修整一晚上,明天直接到达目的地色达,虽然没有进去景区,但是风景随处可见,特别是天上的云,伸手可得,见了真正的“蘑菇云”。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二天终于到达色达,色达,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圣地,在城市的快节奏生活,到一个地方都搜索着有名的地标,写着某某到此一游,在这里却显得如此的慢、静、诚。午饭过后去了每天都有天葬的天葬台,由于上次的阴影我没敢观看过程,只看了满山遍野的秃鹫,自由翱翔的气质让我感到震惊,仿佛它们都养成了习惯,到中午全部聚集在这里,等待着天葬的开始。

图片发自简书App

然后去了著名的摄影基地红房子——五明佛学院,这里的房子都是僧侣自己盖的,上千座房子遍布每座山,上万名僧侣都是一席红衣,黄色的帽子,黑色的口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有意义的就是晚上拍夜景的过程,风雨交加,在山顶一人支一架相机等待着天黑,虽然很冷很累,但是当看到他们屋里的灯慢慢亮起来的那种美,一切都是值得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回程又到了最初开始的地方,在最开始住的夏河又住了一晚,仿佛时间倒流了一样。第二天到了桑科草原,这是我们的最后一站,晚上住在藏民家,喝了酥油茶,吃了糌粑。再次聚餐,为我们的甘南之行画一个句号,吃饭的地方刚下车藏族小哥哥就为我们戴上了哈达、入门喝青稞酒,穿了藏服,晚上有篝火晚会、吃烤全羊、看表演,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不虚此行。

图片发自简书App

到了甘南才知道,有一种信仰叫朝拜。

到了甘南才知道,有一种食物叫糌粑。

到了甘南才知道,有一种美景叫雪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