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敢想的太多,怕突如其来的事件打的自己无路可退,只能陷入它的魔力中。
大学的寝室是一个传奇的存在——堕落的所在地。想想,确实是这样的。
军训结束,宿舍待着,不说话,不聊天,就那样一人一部手机,干着自己的事。累了,就爬上床睡会,继续着死循环。
紧接着中秋节放假了,除了出来了解学校周围的风景以及这所城市的景点:蓬莱阁,三仙山景区,海市公园,欧乐堡,田衡山等等,就再也没有主动出来走走,了解一下学校,以及每个学校的中心地方——图书馆,宿舍一进,便是,坐着看着手机,玩着电脑,不愿坐着就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甚至饿的胃发疼,也不愿意下来买饭,一日又一日的时间就这样的溜走了。以致自己感觉日子越来越没有意思,让我们感觉到很空虚与寂寞,一点都没有高中那种充实到痛苦的生活。这种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的严重。
国庆节时,有大部分的同学都拎着行李回家了,我们这些留守在学校的人,成了最无聊的存在。没有图书馆的开放(开放了也不一定去捧场),没有好玩的地方,没有事情做。尽管我们找了兼职,但是这种情况在回来后,被放大到无限大:无聊。依旧无所事事,于是就还是待在宿舍里,一待又是不分昼夜。连饭都不按顿吃,衣服也不换了,甚至连床都不曾下过,就是蹭着手机:逛逛淘宝购购物,看看小说,听听歌,新闻娱乐报道,视频等。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这才有了所谓低头族,甚至有了每天把多少多少时间给了手机电脑的调查数据。是啊,就因为有了手机之后,人们更加趋向于在床上就可以干自己想做的事情,寝室则是最佳舒适的选择。这才有了这么多的“堕落者”。
节日过完了,假期也都结束了。对于我们这些还是学生的青年人来说,还是会和孩子一样期待假期,期待周日的。但是真正来临的时候总是不知所措,该做什么该做些什么呢,除了苦恼,还是苦恼。最终大部分时间还在在寝室给占用了。
社团活动,导员布置的任务,老师们布置的作业.....其实这些对有的人来说还是不能满足他们的充实感,仍然不知道自己在大学里做了什么特别的事情。不过印象最深的是,在宿舍里补了自然醒的回笼觉。
曾经有人说,孤独是一群人的狂欢。是啊,舍友生日,喝啤酒,聚在一起吃着蛋糕,吃着一块儿买的零食,虽然很简陋,但是却有点家的感觉。也许这也是喜欢赖在宿舍的一个原因吧。
大学,就应该逃一节课,睡一次天荒地老的觉,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比赛,和舍友们一起出去唱唱歌,聚聚餐,夜不归宿,之类的,这些都是可是来了之后,发现有意思的事是:大多数不愿意出宿舍门(蓬莱的风太大了,你要是发现哪天没有风,那么整个人都会感觉棒棒的。)这也是一部分原因吧。
大学里,奇怪的事多,不顺心的事也多。那根筋就是要钻牛角尖时,崩溃,不知道该怎么发泄,还是会选择待在宿舍,大哭,亦或安静沉默。修复着自己的心。
就这样,大学生无所事事的归宿就是一直浮现在脑海里的宿舍。
........
哈哈,不愧是堕落的开始,深入生活,又让我们欣然接受,没有突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