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拥有的知识诅咒了我们,你知道吗?

我们一旦拥有某种知识,就很难想象不知道它是什么样子。对我们来说,同别人分享这些知识变得困难,因为我们不易重造听众的“心境”。

我们的知识“诅咒”了我们。

1990年,伊丽莎白•牛顿(Elizabeth Newton)在斯坦福大学通过研究一个简单的游戏而获得了心理学博士学位。在这个游戏中,她把参与者分为两种角色:“敲击者”和“听众”

敲击者拿到一份列有25首名曲的清单,诸如《祝你生日快乐》和美国国歌《星条旗永不落》等耳熟能详的歌曲。每位敲击者挑选一首,把节奏敲给听众听(通过敲桌子)。听众的任务是根据敲击的节拍猜出歌曲(这个游戏在家里玩很有意思)。

这个游戏中听众的任务很艰巨。在伊丽莎白的实验过程中,人们敲出了120首曲子的节奏,而听众只猜出了其中的2.5%:120首中的3首。而在听众猜歌曲名前,伊丽莎白让敲击者预测听众猜对的概率,他们预测概率竟高达50%。

敲击者传递的信息40次中才有一次被理解,但是他们认为2次中就有1次。为什么呢?当一个敲击者敲打的时候,脑中难免会随之响起歌曲的旋律。来吧,你可以自己亲自来试试,你不可能避免在脑中听到曲调。而此时,听众则不可能感知到旋律,他们只能听见一串不连贯的敲击声,类似摩斯电码那样古怪的节奏。

在实验中,听众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辨出乐曲,敲击者会对此感到震惊:难道不是很明显就能听出来吗?当一个听众把《星条旗永不落》猜成《祝你生日快乐》时,敲击者的神色更是不言而喻:你怎么会这么蠢呢?

问题在于,敲击者已拥有的知识(歌曲题目)让他们想象不到缺乏这种知识会是什么情形。当他们敲击的时候,他们不能想象听众听到的是那些独立的敲击声而不是一首曲子。这就是“知识的诅咒”。

敲击者/听众试验每天都在世界各地重演。父母和孩子、老师和学生、CEO和员工、商家和消费者,作家和读者都可以看成敲击者和听众,所有这些群体之间都需要持续不断的沟通,但是如同敲击者和听众一样,他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信息不对称。当一个CEO讲述“商业闭环生态建设”时,他的脑中有一首职员听不到的曲子。

这是个很难避免的问题,一个CEO可能20年来每天都沉浸在商业的逻辑和习惯中,颠倒进程就如同让铃声不响一样不可能,你不可能忘却你已经知道的东西。木已成舟,覆水难收,人不可能重新学习脑中的“知识”。事实上,只有两种方法能克服“知识的诅咒”。第一个是什么也不学,什么也不知道;第二个是把你已有的观点改头换面。

人类正是这样一面学习着知识,由无知变有知;一面被已有的知识诅咒,因有知变得无知。

文|艾文君整理自国外心理研究

图|来源网络有处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刚落幕不久的美国总统大选,特朗普的当选让很多人大跌眼镜,惊呼是黑天鹅。在特朗普和希拉里两位候选人的竞选过程中,小伙...
    放慢脚步阅读 4,012评论 2 1
  • 1990年,伊丽莎白牛顿在斯坦福大学通过研究一个简单的游戏而获得了心理学博士学位。在这个游戏中,她把参与者分为两...
    李雨田阅读 9,545评论 1 1
  • 一、“请说人话”,可我明明已经解释地很清楚了啊? 我们是不是都遇到过在和别人解释某个概念时,明明觉得解释地很清楚了...
    放慢脚步阅读 4,804评论 0 0
  • 1990年伊丽莎白牛顿在斯坦福大学通过研究一个简单的游戏而获得了心理学博士学位,在这个游戏中,他把参与...
    五蕴皆空度苦厄阅读 3,287评论 0 0
  • 3D Touch是一种立体触控技术,被苹果称为新一代多点触控技术,是在Apple Watch上采用的Force T...
    暴_暴阅读 5,022评论 1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