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话说田子方是魏文候的重臣,很受魏文候器重,连太子也对其礼让三分,田子方竟然也敢教训太子。一天,太子子击外出,遇到了田子方,“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可见,太子对田子方是恭恭敬敬的,可田子方还摆起了架子,没有还礼,这让太子非常气愤,对他说:“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是富贵的人看不起人呢,还是贫贱的人看不起人呢?意思是说,以我太子之尊,对你施礼,是给你面子,但你田子方反而端起架子了,你说你凭什么呢?

        田子方却给出了理由:“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贫贱者,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贫贱哉!”

        这段话好懂,不必解释,通俗来讲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背后的心理机制就是,人们厌恶损失甚于渴望获利。人一旦一无所有,就容易百无禁忌,铤而走险,已经最坏了还能怎么样?而一旦有家有业,甚至家大业大,做事就要束手束脚,瞻前顾后了。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人与人的关系是这样,国与国的关系也是这样。在国与国的关系中,除了战国时期的争强斗狠,老想着吞并对方之外,还有一种模式,那就是富邻居与穷邻居的关系,对于邻居,我们往往是无法吞掉对方的,只能磨合着相处,这时候富邻居要想生活平安舒适,必须礼让穷邻居,否则,穷邻居可能会闹出点事来让你不舒服。司马光所在的宋朝就是这样的一个模式“宋朝有两个穷邻居:辽国和西夏。宋朝的实力不足以把两个邻居吞并,而且即使吞并了,管理成本也非常高昂。所以宋朝必须与两个邻居磨合出一个合适的相处模式才行。

        宋朝与辽国已经磨合的很好了,宋朝用金钱买平安,所以澶渊之盟的签订换来了很长久的和平睦邻关系,更重要的是,宋朝给钱给得不亏,单是对比节省下来的军费开支就已经很划算了,何况议和之后贸易上的获得竟然很高。另一方面,宋朝占据着文化制高点,文化像水一样,天然就会从高处流向低处,辽国不断接受宋朝的文化输出,越来越像一个华夏民族了。这样一来,双方的沟通交流越来越好,是不是比打仗占领更好呢?!

        相比于辽国,西夏更穷,只有打仗对他更有利,所以作战欲望很高。宋朝面对这样一个穷邻居一开始总觉得高人一等,端着架子,但西夏对待宋朝就像田子方对待魏国太子一样,一点也不给面子。怎么协调宋朝与西夏的关系呢?司马光有一套16字方针:“待之以礼,结之以恩,高其墙垣,威其刑法“。意思是,对西夏首先要以礼相待,礼即规则,规则建立 起来了,两国也就有了沟通的可能性和价值观。其二,礼在先,防犯是不能放松的,一旦西夏进犯,就要狠狠的打回去,给他足够的教训,但不要主动开战。这个决策高妙,可惜统治者不听。

        放在个人的人际关系上也是如果,俗话说,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不是说怕小人,而是小人只所以是小人,是因为他穷,经济上穷,精神上也穷,所以君子与小人斗,成本太高,所以,君子远小人是明智之举。当然,这里面也有个底线问题

        再拓展一下,在社会中,掌握资源较多的富人,多承担社会责任,多提供公共产品,多做公益,不仅仅是发扬善之美德,也是维护自身利益的最佳做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封建社会历史长河中,有一座历史地位崇高、备受尊崇的陵墓“明太祖朱元璋”和“孝慈高皇后”合葬的“明孝陵”。被...
    文渊阁阅读 1,699评论 0 3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0,620评论 0 11
  • 彩排完,天已黑
    刘凯书法阅读 4,327评论 1 3
  • 没事就多看看书,因为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没事就多出去旅游,别因为没钱而找借口,因为只要你省吃俭用,来...
    向阳之心阅读 4,828评论 3 11
  • 表情是什么,我认为表情就是表现出来的情绪。表情可以传达很多信息。高兴了当然就笑了,难过就哭了。两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
    Persistenc_6aea阅读 126,205评论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