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经济学读书报告

三期下来,读了四本和经济学相关的。前两期从微观到到宏观,给了我们一个大的范围,了解了其原理。本期选择了《牛奶可乐经济学》和《当孩子遇到钱》两本书。前一本是现象经济学,后一本是理财习惯的培养。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起来不像一本真正的经济学,读的每个话题都有生动的案例,先提出问题,在用案例回答问题,归纳总结类似的现象的原理。案例都来自我们的日常,问什么女模特的收入高一些呢?为什么棒球教练比赛的时候可以穿队服?AA制时,大家的消费心理是什么样的?还有对所有权的解读等等,都是诸如此类的问题?消费的习惯形成离不开传统、宗教信仰、社会习俗等这一些,作为卖方需要掌握这些信息,还要揣摩消费心理,行为习惯等。前天喊侄儿帮我整理厨房的储物架,一共四层,侄儿挠头,不知道该怎么收拾,我说你想想如果你在厨房做饭,你认为那些是你最常用的,使用频率高的肯定要放最上面,不常用的放下面,这样就减少了弯腰的次数。售卖方也应该有这样身临其境的体验,去感受客户的需要。我们公司做的是快销品,在市场这块大蛋糕中找到自己的消费群体。有一些厂家过来推销产品,过程中无不是推销自己是传统工艺,特色在哪里,价格多优惠,当问到设计这款产品的时候,是针对哪些人群时,开始口齿不利索了。“货卖一张皮”,“好马配好鞍”,这些都是好商品的标配,如何推销出去,外包装的创意也不可少,文中饮料瓶的对比也是说明此道理。还有就是售卖方式,搭赠、捆绑、返利等都是给人错觉,让人觉得自己占到了便宜,其实这些销售费用都这折算到了成本了。看着文中的案例一个一个揭晓,才恍然大悟,一切原来如此,我们做生意的对象是人,人是感情动物,不是简单的易物,是揉杂了情感的,不知道这算不算我看这本书的领悟呢。

《当孩子遇到钱》,是一本育儿书,当然也是一本自我成长的书。孩子遇到钱,我们教的是合理分配,我们遇到钱,是想让钱怎么在生钱。培养一个会理财的孩子,首先培养的是品质,这是地基,打好地基才能继续修建上层建筑。诚实、善良、坚韧这些优良的品质都是应该具备的。眼耳是收集信息的,大脑是分析信息作出决定的,手脚是实施方案的。大家相互配合,才能有一个完美的事业。大街上到处都是的单车,手机上各种APP,这些都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变成了我们大众的“生活伴侣”,发现这些商机的人,肯定是会发现会思考的人,社会不断的呼吁节能减排,另一方面,大家有想要便利,共享单车刚好在家,公共交通、公司之间进行了无缝对接,即节能又健身,这样的创意不得不叫人称赞。现在的人生活圈子越来越小,喜欢宅在家里,各种外卖APP为您服务,这么些上级都隐藏于生活中,需要我们的发现。

几本书下来,觉得经济的范围更加广博,越看越觉得自己所知道的微不足道,还需要好好的学习和观察,才能更好的的理解经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销售高手、精英团队培训教程 完整讲义 ...
    八戒369阅读 33,631评论 10 377
  • 十五、阳光正好 文/妮可er 春困秋乏夏瞌睡,冬眠…… 不知道是人懒还是那身子缺了什么元素,正处在朝气蓬勃的青春期...
    清歌银光阅读 2,849评论 5 20
  • 汽车保养费用太贵怎么办?很多人选择自己动手保养,可是,由于并不专业,DIY保养时常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常常导致减...
    小树汽汽阅读 1,765评论 0 0
  • 人为何而活?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我的答案是“梦想”,是“最初的梦想”。 2007年9月辞别故土只身一人前往南...
    奎鹤阅读 2,738评论 0 0
  • let ,const, varvar :没有作用域一说,且存在作用域提升的问题let const: 只能在当前作用...
    壹点微尘阅读 3,375评论 0 1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