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格不够,黑白来凑?

马克.吕布的经典作品,1957北京琉璃厂

一提到纪实摄影,特别是老少边穷,必须黑白才深刻、正宗,用彩色?太肤浅了。之前对这个论调一直很疑惑,也不太读懂那些高大上的黑白照片。今天,听李政德老师《为什么是彩色摄影》,如醍醐灌顶,事情原来没那么复杂。

李政德,活跃在深圳的自由摄影师,2013获得第四届中国侯登科纪实摄影大奖。他认为对于个人情感类的记录,黑白与彩色都可以,凭喜好与场景选择,如荒木经惟的《感伤之旅》,南·戈尔丁的《性依赖叙事曲》,一个是黑白,一个是彩色,都很好。

荒木经惟:感伤之旅

南·戈尔丁的:性依赖叙事曲

但对于面向社会性的纪实摄影,还是更贴近客观现实的彩色为好。黑白纪实在国内如此受到追捧,大概是玛格南图片社黑白摄影影响太深,误以为只有黑白才是名门正派。玛格南图片社成立于1947年,是一家世界知名且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摄影经纪公司。之所以有这样的误解,是因为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彩色胶卷不够成熟、价格较高。随着技术的进步,彩色摄影逐渐增多,时至今日,玛格南的彩色摄影作品已占据上风。

面向社会的纪实摄影,首先是要对社会现实层面尽可能保持客观的一个记录性。好的纪实作品的记录和表达有更广阔的历史文化的需求,当然都有其艺术价值,但这个艺术价值并不是最重要的属性。黑白作为光影提纯的手段,照片看起来干净了,但却丢失了颜色这个丰富维度的很多信息,现实中的活色生香质感与气味也无法传达了。

黑白影像,其实没什么神秘,只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而已,并由此培养了一部分人的审美偏好。彩色与黑白,没什么高端、低端,如何选用,主要还是看拍摄的用途。

毕竟,我们眼前是一个多彩的世界。当手中的设备可以轻松应对14bit色深,彩色必然是绝大多数时候的选择。偶尔转换个黑白,也不失为有趣的体验。

玩玩黑白:成都红光电子管厂的烟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