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那些事儿》徐阶做到“知行合一”的人生旅程

徐阶:泰州学派“思想启蒙解放的先锋”李贽的非嫡传弟子(插班生)。1503年出生在浙江宣平,小时候两次遇到生命危险都转危为安,人们都说他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十七岁乡试落榜,打道回府,在家乡遇到华亭的知县聂豹,聂豹把自己从王阳明那里所学的心学,跟着聂豹学了两年后,徐阶再次到南京参加乡试,本来可以得解元,结果因为主考官和批卷官的意见不同,没有得解元,只是录取了。第二年会试,虽然没有得到会元,但是十分顺利地进入了殿试。殿试本来可以拿第一名,结果又因为审卷室里各位大人的内部矛盾,第一名变成了第三名,但是好在他得到了朝中第一号人物——杨廷和的赏识。进入翰林院,任七品编修。


张璁批判圣人名不副实,没有为社会做出具体的贡献,应该除掉封号,大部分读圣贤书的官员都不出声,只有徐阶站出来反对他,张璁骂徐阶竟然敢背叛他,徐阶说:“所谓背叛出自依附,我没有依附过你,何来背叛呢?”这是徐阶人生中第一次斗争,也是最勇敢的一次。但他也为此付出代价,张璁想要找个理由至他于死地,徐阶一直以来都是命大,这次也不例外,一些人看不惯张璁的做法,暗中保护了徐阶。张璁很是生气,在嘉靖面前使劲说他的坏话,皇帝竟然让人在柱子上刻下八个大字——徐阶小人,永不叙用。这些打击之外,还有他的妻子突然病逝,儿子才两岁,真实祸不单行,也许老天爷是要考验他的耐心,让他成为一个隐忍不发的人。


他被调到福建延平府任推官。这是一个连轿子都没有办法多坐的山区,那里的人包庇徇私,十分难搞,案宗堆积如山,老犯人没处理,新犯人又来了。所有官员也都按时报到,但就是出工不出力,看着矮个子的徐阶,就想来个非暴力不合作,徐阶安排的工作也不愿意做,说两句就罢工,只有徐阶一个人没日没月的审理案件,在孤灯下艰难地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他终于完成了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久之后,还把那几位不合作的官员头头给关了起来,罪名是贪污受贿,从此没有人再敢小巧他,这就是小个子徐阶的悲社会捶打之后养成的品格——先隐忍找准时机再秋后算账。


徐阶终于领悟了聂豹在六年前跟他说过的“知行合一”是怎么回事。因为他就是利用这个规则处理了一件看似无法办到的事情,把那些称霸一方、鱼肉百姓、霸占银矿的黑社会给拔除了。他用的就是巧力,如果是一般读书人的脑筋会觉得不辞,但是他利用的是心学大师王阳明的心法,用利益打倒了利益,所谓“知行合一”,这是他第一次这么完美地做到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