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的工作,繁杂的家务,父母也会有情绪烦躁的时候,面对孩子的“不懂事”,难免失控。可失控之后呢?并不是所有的道歉都可以被原谅,并不是所有的后悔都可当做无事发生。
一座森林:家长的粗暴,会在孩子心里留下抹不去的印记。
前两天网上看到一段视频,一个孩子一直在看动画片,爸爸说了好几次关掉电视孩子全当没听到,爸爸气急之下,直接从墙上摘下电视扔在地上砸得粉碎。整个过程,孩子一动不动得愣在那里,被爸爸的行为惊呆了。
做过家长的朋友多少对这位爸爸的行为有点理解,谁还没有情绪失控的时候呢?但“情绪”并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语言暴力、行为暴力,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最终给孩子带来的只有伤害。
很多时候一位情绪失控的妈妈并不完全是因为孩子的错误而愤怒,而是已经有太多的无奈、疲惫压在她身上,比如工作的压力,爸爸不能帮妈妈分担辛苦,妈妈自己不自觉的牺牲意识等等。
孩子此时的错误,可能只是压垮妈妈情绪的最后一根稻草。由于其他问题并不是可以马上解决的,而眼前犯错的孩子似乎是最“好欺负”的一个,于是孩子成为妈妈情绪宣泄的出口。
妈妈把所有的怒火都发泄在孩子一人身上,发泄之后,看着孩子惊恐的表情和充满泪水的双眼,妈妈马上就后悔了,向孩子道歉。一座森林是一家以青少年心理咨询为特色的家庭教育机构。该机构高级研究员、心理学专家孙石群老师在《1x10森林工作法》中表示,类似这种情绪和态度的切换是不稳定的,情绪不稳定的父母,孩子很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
抗挫能力差;
习惯讨好别人;
不愿表达内心的情绪;
缺乏安全感;
自卑与不自信。
孙石群老师表示,从“五学一体有机教育”指导理论看,母亲在孩子的生长涵养体系中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可母亲突然的情绪失控孩子是无法理解的,面对这一切,孩子能做的只有被动承受,压抑痛苦,久而久之,孩子的未来会走向两个极端:
内向消解痛苦:失去自我,胆小怯懦
外向消解痛苦:性格狂躁、暴力偏执、行为偏激
哪一种都是父母不想看到的。因此想要孩子自信阳光,父母们一定要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一座森林建议当意识到有情绪失控的可能时,父母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预感到要情绪失控,先闭上嘴巴,离开现场,让自己冷静下来
人在失控的状态下是不理智的,往往什么伤人说什么,这时候最好什么都不要说,赶紧离开现场,到一个没人的地方,深呼吸,自我暗示,让自己先冷静下来。很多时候,只要过去最关键的30秒,冲突就不会发生。
2、 找出不愉快的真正原因
要跟孩子发火前,先停下来想一想,自己到底是因为孩子才生气,还是因
为其他事已经很不开心了。如果因为其他事,尽量自己消化,不要迁怒孩子;如果和孩子有关,尽量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理解孩子的心态和“出格”动作背后的原因,帮助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3、 自己的情绪要自己排解
很多妈妈一成为母亲后就完全丢失了自己。其实做妈妈也要有自己的生活。紧盯着孩子,只会让自己的压力加剧,影响亲子关系。妈妈们不妨培养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会改善情绪,释放压力的方法,比如瑜伽、散步、朋友聚会等等。
妈妈有让自己快乐的能力,才能帮助孩子卸下包袱,轻松上阵。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珍贵的,去而不复返。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陪孩子走过一段令他们一生难忘的美丽童年。
孩子的童年不应生活在恐惧中,家长的情绪决定着孩子的性格,不要给孩子的成长留下阴影与遗憾。
希望每一位爸爸妈妈都能在孩子的童年记忆中留下可亲可爱、快乐积极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