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在孩子的一再督促下才起床,然后陪孩子做数学简报,后来洗衣服,中午吃饭后去省图书馆。早上没有来得及写今天的日志,但是因为习惯总觉得今天少做了一件事情。虽然因为感冒,头脑发晕,但是依然没有停止步伐,也没有停止思绪,甚至养成的记录的习惯也不能中断。其实,我也一直在想,有时候支撑一个人的东西是什么?之前在成功学和鸡汤文中看到的类似的论调是:别人能成功,你也可以,只要你足够努力就行了。但是随着年级的增长,对自己和这个社会的不断了解,才越来越明白人与人的不同,就像鸡蛋和萝卜的区别,萝卜再努力也不会成为一只普通的鸡蛋。而对看似长得一样的人而言,真正不同的其实更是一个人每时每刻的念头和行为逐步塑造的一个独特的个体,也许人的痛苦之处说形象一些就像一个苦瓜的人生羡慕着萝卜、参考着鸡蛋、观望着花菜,又闻着榴莲,想着橘子,脑海里还浮现着新疆的葡萄,突然让我感觉有点“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了。做自己真的太难了,所以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
其实人与人的区别也许就是习惯的区别,思维的区别造成行为的区别,一个人一天几万个念头,这会造成多大的不同和差异性,只因为我们都只是一个物种,而造成了我们用表象迷惑了自己,不断地求同,用同样的标准在要求不同的人,无论在家庭中还是在组织中,所以存在了各种各样的冲突。今天在图书馆看了《乌合之众》,感谢一位90后的小妹妹的推荐。她在沙龙后回家的路上分享了她对这本书中群体心理学的研究和心得,很是感慨这个社会就是属于她们。
她昨天从江夏赶到我们的沙龙现场,让我们第一次真正实现了我设计沙龙的目标:让60、70、80、90共聚一堂,让我们的年龄差产生天然的势能,跨越40岁的年龄跨度的深度沟通和交流,让每一个参与者无形中被摇松我们固有的思维框架,重建有可能优化自己的框架,不断地促进自己活出更好的自己。但是,我想说人最难跨越的是自己的习惯,这也许就是我们常说“真正的巨人就是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战胜的不是别的,就是新我与老我的抗争,一个故步自封的自己与一个不断雕琢自己的斗争,这就是关于习惯的问题。
在上周五我们参加孩子的班会,两位主课老师一再强调的是学习的习惯,以及家长培养孩子的习惯,老师特别强调一年是学习习惯建立的最重要的时刻,无论是对时间的观念、写作业的习惯、预习功课的节奏、订正试卷的细节等等,每一个细节都会让孩子养成习惯,包括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和个人物品的习惯,首先是家长明确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孩子才有机会真正具备独立自主的能力。这些看似细节的习惯其实决定一个是否能成人的唯一标志。
昨天下午的沙龙上,胡老师作为在教育系统工作了30多年的资深人士,经常在各个高校走动,他提到曾经一个大学生在艺术考试之前,父母住在身边陪读,事无巨细的照顾,但是在进考场后发现少带了一只笔就直接摔卷子走人,母亲跪在他面前,老父亲跑的满头大汗去给他买文具,他都无所顾忌的离开考场,放弃了一家人辛苦准备了多年的大学梦。这个故事让我们听的唏嘘不已,但是也感谢胡老师这个真实的故事分享,让我们引以为戒,其实这样的事情何尝不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绝大数的家庭当中,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时间线上,总觉得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不幸只是茶余饭后的故事而已。感恩我们组织这样的主题沙龙,让我们有机会站在自己的时间线之外去看待自己,看待我们未来的孩子,而心甘情愿的修正自己未来会产生不良后果的习惯,对自己而言是重要的,对为人父母的人而言更是至关重要,没有有问题的孩子只有有问题的教育,特别是言传身教。
周五晚上的沙龙上,大学同学刘敏送给每一位参与沙龙的朋友说:一个人要持续的成长和修炼自己,才有机会遇到更优秀的自己,并遇到更优秀的另外一半。当时不经意提到我大学时候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去图书馆占座位的事情,其实我完全不记得那时候的事情了,但是当他提到的时候,也给我了素材去思考自己从小到大的成长之路,我想我是那个年代比较幸运的人,早早地有了独立意识,而因为自己构造的个人世界让我并没有花大量的时间与很多人在一起深度的交流和被影响,反而逐步的让我养成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记得刚上班的时候有位同事叫程晔,他比我早辞职,那时候我们作为一起入职的员工,经常在一起沟通,他对我的想法和做法总是表现的很诧异,甚至在几年前不知道什么事情我们电话联络的时候,他也说这么多年了,他还没有见过像我这样比较异类的人。我想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让一些人觉得是一个群体之外的人,但其实只是和这个随大流的群体有区别而已。这只是一种思维和行为的习惯不同而已,我们常说“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也是对的。只是每个人成人之后还有意识去努力修正并养良好习惯去度过自己的余生。其实对我们只是作为多数的普通人而言,人生所谓的高峰和低谷都无伤大雅,而习惯却决定了自己人生心电图的坐标轴的高度。
前两天在孩子的群里面和一家家长聊天,说道关于孩子的教育,我调侃了一句说“我是传说中的留守儿童,还好我妈没管我,才让我养成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人说:你太棒了,没人管都怎么自律。我想其实每个人天生都会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和求知的欲望,顺其自然的基础教育就会让一个人成为她自己。感谢那时候宽松的教育环境,孩子、老师、家长都各司其职,反而让每一个人更有机会成为了自己,当然也有个人的因素,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一个人对同样的事情的看法都是千差万别的,归根结底我们可能会叫它是“命运”。但我想真正把握自己命运的其实是每个人的各种习惯,我想思考、学习和与人交流是最佳的检验和重建我们的习惯的最佳方式。
关于习惯,当孩子刚刚过了7岁的生日,我越来越明白古人说“3岁看大、7岁看老”的智慧。一个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其实很早就赤裸裸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作为家长我们能做的可能就是做最好的自己,给孩子一种面对人生的积极的态度和努力恪守某些好习惯的行为,也许这些才会成为孩子成年后依然敬仰我们的唯一资本。我想倚老卖老的时代已经要远离我们了,前几天我给老公说:我们要好好保养身体,以后不知道是你照顾我,还是我照顾你,可不能都需要人照顾就完蛋啦。我想不是悲观,而是要有未雨绸缪的打算。孩子终将是属于自己的,我不希望依附在任何人身上,即便是孩子,无论是身体的看护,还是情感的需求,甚至灵魂的归属,我都为自己在逐步的准备和夯实。我想这也是我的习惯,我想我不是一个纠结的人是因为我总是在不断地梳理,并力所能及的做当下能做和想做的事情。这种思维的习惯,让我每一步都是三秒钟就做了关键的决定,无论放弃抑或抉择。
昨天沙龙上我的梦想书引起了大家热烈的反响,其实我分享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知道,人生是可以规划的,但是规划的重点是我们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和什么样的人生,其实当下做什么 都不是最重要的,那只是我们呈现自我的载体。当枫一开始就很好奇我为什么能够坚持这么久每天都写日志,说自己就是偶尔写一下,我后来总结了一个还算恰当的比喻:我说偶尔写一下更像吐槽,就像为自己挖了一个又一个的坑,那只是当时的情绪指使自己而已,而可能有一天连坑都懒得挖了,因为没有更深层次的动机推动你去坚持做这件事情。而我现在可能更像是在修路,修一条探索自己、记录自己通往内在的道路。虽然我并无意让每个人像我一样的勤于笔耕。只是针对这个话题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因为这个话题也常常被人问起。
我在梦想书第一页就写的那段话:“活出美好是人生的使命,也是我一生要完成的课题。我要不断了解自己、剖析自己、探索未知的自己,把自己作为一个毛坯不断地打磨、雕琢,直至熠熠发光。作为一个母亲,我的职责不是努力安排孩子的生活,而是尽我所能地活出自己最好的生命状态,成为她人生的参考书,而不是教科书。”(写于2013年10月)
这就是支撑我一直坚持做一件简单的事情的核心驱动力。所以当任何人对我报以质疑或者不解的时候,我不为所动的原因是我无比清楚我在做什么。即便歇业在家做家庭主妇,我也明白我是要做一个怎样的家庭主妇,我不是别人眼里完美的主妇,我只是我自己可以做到和想做到的样子,并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优化自己。
我想人生是需要明确终极目标和方向,反而不是过程中的展现的形式。一个开跑车的灵魂并不比用双腿走路的人更高贵。感恩我能够区分实现目标的方法与人生目标的区别。
感恩自己6年前放弃体制内工作,今年选择放弃一种限制自己的工作模式,但却从未偏离自己初心地探索自我,并将每一步流水账一般记录下来。其实,这些所思所想才是唯一属于我的财富。除此之外,即便老公、孩子和父母,他们也只是我的每一种身份中的人们而已。我们彼此都无法替代对方,我也期待他们都为自己而活,而不是仅仅为了某个角色而活着。感恩我的一切都来自于我很早学会了面对最重要的关系:我与自己的关系。而这将是我一定会固执地为孩子培养的最核心的人生习惯,分清楚我和自己,爱自己的主语是“我”,而不是任何他人,这是一切关系的核心。
感恩自己的不间断的记录让我没有违背我2年前做的人生第一本梦想书的每一句关于自己人生定位的话语。感恩从小养成的自律的习惯让我有机会在我明白我要成为更好的自己时,所有的好习惯支持“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