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偷拍”艺术成就了千古佳作

看前人作品有如穿越,看似很远,其实很近,近到能够对话、谈心。

​极盛的大唐落幕之后,历史的车轮又来到了乱世--五代十国。这是一幅国宝级书画藏品中最著名的画,而这画讲述的却是一个偷窥的故事,这就是《韩熙载夜宴图》。这场夜宴表面看似欢声笑语、热闹非凡,实则暗藏杀机,一招走错就有性命之忧。 

韩熙载

乱世政治凶险  夜夜笙歌保平安

主人公韩熙载(902年-970年),祖籍南阳。五代十国南唐时名臣、文学家。因为同韩愈一样,他也是名门望族昌黎韩氏后人,并且一直以高才博学闻名天下,由于家人被北方政权害死了而逃亡到江南,在南唐做官。初到南唐的时候也是受李煜老爸宠信的,可是李煜上台之后,一方面向北方求和称臣,一方面又猜忌北方来的大臣是否忠心,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也是药死了好几个人,真实伴君如伴虎、朝不保夕。这韩熙载就彻底心凉了,他见过当时还在后周的赵匡胤,知道北方势力很快就要灭了南唐,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为了保命索性远离朝堂,过起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腐败日子。

李煜不死心,毕竟韩熙载威望还是很高的,听说他现在颓废腐败还不相信,就派了内廷画家顾闳中(本画作者)去他家仔细观察,然后画出来给他看。而这样一次偷窥的行动却成就了一幅千古名画--《韩熙载夜宴图》。

这顾闳中虽不理政治,但他却是一位人物画高手,特别善于捕捉细节、刻画人物内心。整幅画共五个场景,人物众多,是锣鼓喧天、歌舞升平,觥筹交错、放浪形骸啊,对比而言主角韩大人整个给人感觉还是情绪不高,一种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这样一种反差深化了作品的内涵。正因为他不是一个简单的场景描述,而是通过夜宴揭露了背后更为复杂的政治斗争,使其成为了艺术史上的唯一。中国古代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地位。

夜宴图画面拆解

第一段:听乐

《韩熙载夜宴图》第一段:听乐

第二段:观舞

《韩熙载夜宴图》第二段:观舞

第三段:小憩

《韩熙载夜宴图》第三段:小憩

第四段:演奏

《韩熙载夜宴图》第四段:演奏

第五段:送客

《韩熙载夜宴图》第五段:送客

李煜看完这幅画,最后相信了韩熙载已经不愿从政从而保全了自己,在这样一个乱世洪流中保命善终确实不易,而李后主最后选择开城投降,带着妃嫔王公们做了大宋的俘虏,终日以泪洗面,留下了不少哀怨的绝唱: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参考文献

《南唐世家·韩熙载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