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故事
又到期末,我细细地梳理着书架上从去年到今年暑假班上看过的所有书籍。整整38本。
它们满满地占据了我书架的一层。看着它们,我感到温馨而又舒服。每一本书背后,都有一个属于它的故事。
比如《杨家将》,当时网购,买到一半,竟然断货,等待无着,不得已又补换了另外一个版本;比如《水浒传》,我曾经每天十分钟在班上讲一回其中的故事,也因此发现改编的版本质量太差,遂放弃讲书;比如《聊斋志异》,我曾经用抽奖箱摇号,让同学们能够走到台上来讲故事;比如《西游记》,我曾经大过年还在班级微信群里面给同学们出题,让大家抢答……
往事如烟。
还有《小兵张嘎》,我曾经组织在班上看同名电影,可惜只看了一半;还有作家沈石溪先生的读者见面会,对于他的一系列动物小说,大家似乎特别钟情,读书笔记做得异常火热;还有那跨不过去的《呼兰河传》,虽然初读起来并没有多少趣味,但上台表演,却是热火朝天;更有那讨论激烈的《乌丢丢的奇遇》《木偶的森林》《我是白痴》的读书交流会,《〈史记故事〉抢答六十题》。
最辛苦的阅读还是《铁道游击队》,一份阅读单检测出了寒假真实的阅读效果。多达42万字的砖头一样的厚书,并没有吓跑真正的读书爱好者,相反,他们把这本书作为自己的垫脚石,让自己在阅读的大山上爬的更高,更高。
还有我最钟爱的三国。我打算截取其中最精彩的故事,每天在班上原文朗读。也不知道自己能坚持多久?
往事并不如烟。
从温情满满的《城南旧事》到哀伤苦难的《呼兰河传》;从王一梅到张天翼;从《乌丢丢的奇遇》到《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经历过《青铜葵花》的兄妹情,体验过《细米》的姐弟情;见证了《一千个零一夜》的神奇,也倾听了《最后一头战象》的传说。
书中有大世界,书中有大天地。我们在读书中的故事,书也在读我们的故事。
于是我用手中的笔,记下这一段故事。
附班级一年来所有共读书目:
童话类:
国内:
金波先生《乌丢丢的奇遇》
王一梅的《木偶的森林》《鼹鼠的月亮河》
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大林和小林》
国外:《柳林风声》《一千零一夜》《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
文学类:
《呼兰河传》《城南旧事》《老舍散文小学生读本》《森林报》(秋、冬卷)
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系列,《最后一头战象》《斑羚飞渡》《狼王梦》。
古典名著类:
《聊斋志异》《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杨家将》《岳飞传》。
儿童成长小说类:
曹文轩系列小说,《草房子》《青铜葵花》《细米》
杨红樱《女生日记》
梅子涵《戴小乔和他的哥们儿之特务足球赛》。
外国小说,《特别的女生撒哈拉》《我是白痴》《亲爱的汉修先生》
战争小说类:
《铁道游击队》《小英雄雨来》《小兵张嘎》
拓宽课外知识类:
《史记故事》(一、二)《歇后语大全》《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