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一点《调性和声及20世纪音乐概论》,这是美国的一部关于和声教学的一本教材。本科阶段学习的是俄罗斯斯波索宾等人出版的《和声学教程》这本书籍。首先从目录部分着手,《调性和声及20世纪音乐概论》这本教程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基础理论、自然三和弦、自然七和弦、半音体系(1)、半音体系(2)、20世纪音乐概述六大类。我认为分粗糙一点的可以分为四大类,2和3分为一类,4和5一类。第一部分主要是乐理中的基本理论,主要是认识节奏元素、音高元素和对基本和弦的了解。第二部分自然三和弦和第三部分自然七和弦,是对自然音体系中的三和弦与七和弦写作运用的教学。第四部分半音体系(1)和第五部分半音体系(2),应该就是调性扩展后更复杂的和弦进行以及其他转调技术,具体的内容还没有进行深究,只是看了目录后的总结。第六部分则是20世纪音乐概论,因为调性和声差不多仅仅局限于1650年至1900年之间,但是并不意味着调性和声在20世纪就终止了,只是在那个时候很多作曲家都对非调性和声感兴趣,创作则多于对无调性音乐的探索。如20世纪的十二音音列、整体序列音乐等,都是20世纪后调性理论的代表。
本科阶段学习的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在目录上和《调性和声及20世纪音乐概论》有点区别,其实内容实质还是一样的。《和声学教程》内容共分为两大块,分别是上册和下册。上册讲的内容应该和《调性和声及20世纪音乐概论》第二和第三部分应该差不多,下册则和第四和第五部分差不多。具体的内容还没有精读《调性和声及20世纪音乐概论》这本书,还不是很了解两本教程在教学上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在日后精读后再去归纳。但是光从目录上看来,好像《调性和声及20世纪音乐概论》这本书比斯波索宾的讲的更全面一些,因为比斯波索宾多了两章节,多了学习和声前的基本乐理理论,和学习调性和声后的20世纪无调性和声知识的扩展。但是这也只是我初步了解这本书的一个片面的想法,没有一定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