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学习知识,实际上只是追求知识的获得感!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人们直上天堂,人们直奔地狱!”

记得上学的时候,学校的围墙上就整整齐齐地刷了一排大字: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创造未来。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与之伴随的是碎片化学习的浪潮席卷而来。

现在可以打开你的手机看一下,你在上面安装了多少和学习有关的app,喜马拉雅、得到、知乎、分答、在行、网易公开课、网易云课堂……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过着这样的生活:

6:30起床打开微信聆听罗胖60秒的教诲;

在洗漱时20分钟左右的时间打开得到听专栏内容;

坐地铁上班途中听自己购买的喜马拉雅专辑内容;

下班之后,一边吃饭一边看看网易云课堂更新的视频内容;

随后打开微信或者微信服务号参加讲座;

大概到了晚上11:30之后,带着满满的收获感进入梦乡;

……

这样算下来,一天24小时,至少有6小时的时间用于学习,真是一个不错的数据,可是问题在于,学了那么多,真的有用吗?

实际的情况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这样的学习无形中是在不断增加自己的焦虑。庄子曾经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穷的知识,就会搞得精疲力竭,既然如此,还去追求知识的人,就只能弄得疲困了。)

过去有一个经典的问题:“为什么你懂得那么多,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在我看来,懂得多(学得多)是一回事情,而生活又是另一回事情,虽然我们过去常讲,要以理论来指导实践,知识必然会服务和优化我们的生活,此话虽然不假,不过你几乎90%以上的时间都是在不断地输入大量的知识内容(当然也会因为不加选择遇到一些垃圾),除了工作睡觉之外哪里还有时间去指导你的生活。

学的越多,越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需要学习的东西越多,就需要你花费更多的时间;花费在所谓的学习的时间越多,你就越没有机会去思考、整理和运用;越是这样,就会越焦虑;越焦虑就越想解决问题,越想解决问题,就越想学更多的东西……到头来,你哪里是在学习知识啊?无非就是在追求知识的获得感罢了!

我想到这样的一个故事:

曾经有个人感觉自己过得是一直都不开心,感到疲惫不堪,于是他去请教一位智者,把自己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详尽说来,智者听完之后,就让他背上一个箩筐,对他说:“请随我来,在路上如果你发现自己喜欢的石子,就把它放到箩筐里。”

于是智者走在前面,他跟在后面,智者朝着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子路一直往前走,他在后面不断地往箩筐里放石头,大概过了一个多小时,他就累得气喘吁吁,怎么也走不动了。

智者回过头来问他:“现在感觉怎么样?”

“感觉好累,不过我发现前面还有好多漂亮的石子没有捡!”

“这就是你感到不开心和疲惫不堪的原因,你回过头看看,这么多石子,见一个喜欢一个就想要一个,这就是让你感到越来越累的原因。”

听智者说完,他心悦诚服地点了点头!

回过头来看,很多人那么辛苦地学习,和故事中捡石子的人有什么区别呢?我不反对学习,甚至还一度高歌赞美那些爱学习的人,因为我知道他们这样的人才是有未来的人。

但是对那些为了学习而学习,学了好多东西除了有学习的感觉,对自己的生活却没有实际改变的人只有表示深深的感叹,生活不止有眼前需要学习的大量干活内容,音频或者视频讲座,还有更广阔的运用发展空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恭行。

学而不用非君子,经世致用第一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天下午,作为爱八卦的婆姨女子们,吃过饭就聚到一块胡扯乱弹一通,但往往是最快乐的。 微信,网络肆意发达,...
    蔷薇花儿落地开阅读 3,434评论 0 1
  • 在iOS程序开发过程中,当使用到二维码扫描功能时,在设置二维码类型时会出现崩溃 崩溃代码如下: 提示错误如下: 崩...
    繁花恋旧梦颜阅读 3,339评论 0 0
  • 人 时间就像一条小溪,流潺潺,断水流,日渐干 生命就像一堆篝火,明晃晃,风吹摇,日渐熄
    whitekite阅读 1,235评论 0 0
  • 警察是个令人敬仰的职业。除暴安良公正廉明。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首先想到的是警察。警察是我们的守护神,是我们的坚强...
    淡淡的风_阅读 2,256评论 1 0
  • 陌生的话题,陌生的人群,陌生的环境。会让人催生紧张、恐惧感。 准备内容,找到人群中的“朋友”,尽可能多熟悉环境。
    后知后觉的持续努力阅读 825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