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种爱,它不善表达,不求理解,不计回报。
小时候,家里有一只猫。虎头,虎脑,虎纹,可爱至极。它给我们家带来了欢笑,也丰富了那时只知翘首仰望天空数星星的我的岁月。我每天上学前与它依依惜别,回家后第一件事便是寻它,与它逗乐。然好景不长,父亲要把它送给别人,据说是因为它在我们手上留下的抓痕。猫被送走的时候,天阴沉沉的,屋里不断的抽噎声,来自姐姐和我。心痛如割欲断肠——那是小小年纪初识的离别滋味。
今天读席慕容的《猫缘》,便想起了那时的小猫,还有那时的快乐及悲伤,也渐渐明白了父亲的不多解释不怕埋怨断然送猫的背后的良苦用心。
幼时爱猫,因猫结缘,喜遇生命中的另一半,共有的善良和温存,临别送人时的眼泪……读着读着,文字渐渐模糊,为生命中如童话般唯美的相遇和相惜。
当她成为母亲,爱还在,只是转移给了孩子。怕灰尘虫蚁给孩子带来不爽,怕猫伤及自己视若珍宝的孩子,于是再也不许猫进屋。孩子的可怜相,母亲的决绝心,似乎在上演着古时严母教子的一幕。
只有她知道:与猫结缘,是为爱;与猫绝缘,是为深爱……
那爱,无需言语,随着时光的流逝,像泛黄的纸张,悄悄染上温馨的柔光。
想起幼年时昏黄的灯光,和在灯光下缝缝补补的母亲。不管衣服多么破旧,母亲总让它干净无污。
想起外地求学时,母亲从不远送,都是父亲与我同行。总是一路沉默无语。某天晚自习,有人送来一封信,看到陌生的笔迹,很茫然的样子,再看地址,忽然明白,是母亲因多年不拿笔写字有些不流畅的字体——那一刻,泪潸然!为曾经自以为是的漠不关心,为自己误解多年却从不解释的母亲。信里,没有一字写思念,只有叮嘱我吃饱穿暖的琐碎,然而因了母爱的温度,那封信,倍觉珍贵。四年间,仅此一次,便足够我回味一生!
可以想象,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渐行渐远,是多么痛楚的体验——会让强装笑脸与坚强实则多愁善感的母亲揪心到不忍直视!
悄无声息,是为大爱。多年以后,为人母,方彻悟……
世间最美的称谓,叫做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