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开始写作是从大学开始的,因为参加了一个社团每个月需要写新闻评论,写书评影评,那时候还要考研觉得写作真是一种累赘,但真正写起来之后发现有时间就想写写,不为什么可能就是想留下岁月的一些痕迹,毕竟每个阶段遇到的时候都是不一样的,而心态也会随之变化,就当送给自己的一份礼物吧。
之前写作的主要目的是想要记录,很纯粹的想法,就是记录生活的感悟,记录自己每个阶段都在思考什么。而后最近一段时间都在思考副业的事情,也在网上找了很多文章,想着如何把自己的爱好变现,写作就是其中之一。当今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随便一搜索就有很多帖子,教你做作业,教你健身,教你利用写作赚钱。于是乎昨天注册了简书,随手翻看了几篇文章,也将自己曾经在网易博客上无人问津的文章搬了一些过来,投了一些公众号。正如以前同事开玩笑所说的,你写的那些东西不痛不痒,有谁要看。以前不甚理解,为什么对生活的感悟没有人愿意分享,而今在翻看了一些文章标题后,就大彻大悟了。这些标题无外乎是为什么要换工作?你和优秀的人最大的差别?等等类似的心灵鸡汤,或者经验分享,可能现如今大家都有浮躁,或者说很焦虑,所以想要寻求一些心理安慰,甚至想要找一些和自己类似经历的人,这样显得自己不是另类,还是生活在人群里。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如果写作要赚钱,那就要有噱头,看到知乎上有作者支招说一定要有一个模棱两可的标题,一定要刺痛大家的痛点,一定要是大家关注的热点,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有人看。而所有文章的开端就是标题,没有一个引人入目的标题,自然没有人有欲望往下看,暂且不说有没有实质性的内容,但点开就计算点击率,而有些自媒体平台就是依靠点击率付费的。那除了标题外呢,当时是每天坚持要写,我们平时所说的“刷存在感”,但是每天真的有那么多想说的吗,真的有那么多感悟吗,还是真的只是“点击率”的需求。
这就说到今天想讨论的话题”为了写作而写作“VS“对生活的感悟”,这就类似于朋友说你要炒股吗,那你去看研报吧,但一个研究所一年出上千份研报,这样的研报质量真的高吗?大多是一些信息的推挤,顶多只能算是信息检索加拼凑吧。以前所写可能更多的是有感而发,但也许有一天我也会为了写作而写作,去找一些热门的话题,取几个夺目的标题,每日去更新,只是不想被大家遗忘。但我相信好的文章,并不仅需要夺目的标题,更多的是实质性的内容,真的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如果你热爱读纸质书,你会发现大多作者写一篇文章都是受到了冲击,无论是社会现实亦或是残酷的生活,而写作有的时候需要灵感,所谓的“文思泉涌”,首先得找到泉眼。真正的好文章是能够引起共鸣的,而刷微博或者浏览下公众号的读者,可能更多地是读完了很多文章,但也不知道读了些什么,信息量太大,内心留痕的太少。也许这是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我们批判这个高压、功利的时代,但同时也要接受,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坚持写出内心的感悟,一定会有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