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实现业务,后端处理数据。在现代框架实现前后端分离后,前后端的交互基本分为2种: 数据读取和数据写入。而前端由于业务的复杂性,也存在开发效率低,组件话实施困难的难点。本篇就是探讨我目前的解决方案。
数据读取
MVC的开发模式: 前后端商量好数据结构 -> 后端完成API开发 -> 前端根据API的参数实现业务逻辑。
这样的问题在于:
- 可能会重复开发很多类似的接口
- 由于不同人参与项目,同一个参数可能会有不同命名方式,取数方法也可能重复
- 沟通成本高
解决方式:
- 业务驱动,由更靠近业务的前端来决定需要什么数据,在mutation中就定义好需要那些字段,向后台索取
- 后台准备好所有的数据的获取方式,根据前端的需求给出
- 后台的数据尽量扁平,层级控制在2级之内
如图所示,前端展示需要Person.name等几个信息,于是发出请求向后端索取。
在后端的库里已经有一个Person相关所有参数的getter,只要根据前端需要的数据提供即可。
后端的getter中可以看到,所有参数来自与几个不同的库,有Person这个主要的库,也有PersonJob,PersonProfile等从属与Person的库。我们把多层级的库在getter层合并为同一层级,这样对于前段来说更加清晰。同时,字段名称也可适当更改,来帮助前端更利于理解。
如此一来,在开发时,新的顺序为:
- 前端通过getter选取需要的参数,如果参数不存在,让后端新增此参数
- 前端并获取所需数据,实现业务逻辑
前后端的开发就清晰了很多,代码复用率大大提高,效率明显提升
数据写入
写入的操作更为复杂,可能create,update或delete,可能是表单触发或点击按钮触发,可能是单一model修改,也可能牵连到多个model。所以,写入操作即要让代码有序,又要能够很灵活的开发,避免业务复杂后大量的if-else
解决方式
- 通过setter,定义常规的model修改逻辑,如修改personJob时一定会修改personJobStatus
- 通过插件,可在API调用前后,或某个model修改前后,或某个model参数修改前后,触发插件模块化的代码,来达到解耦的目的。如输入的是rawData,在修改Person.salary前,插入绩效规则的代码块,把rawData经过绩效规则的计算后转化为salary,在通过setter走常规的流程,计入PersonJob.salary中。由于绩效规则的多变行,通过插件配置的方式把不同的项目的绩效逻辑分离,达到解耦的效果。
前端组件化
可配置化,理想的情况是有一个后台,前端的标准组件,如form,list,card等都由configureable封装,有一个前端配置UI可以看到那个页面放置了哪些组件,有哪些配置项,然后由配置UI配置好后对改组件进行灵活的风格化。
可配置项包含组件参数,组件API调用,组件位置等
如此一来,前端开发就类似于搭积木,把几个组件一搭,一些可能会经常改动或多变的业务需求放置在后台配置,一个页面就出来了。
配置UI
最最重要的是,无论是前端配置,后端插件配置,还是后端可提供的参数,都需要一个好用方便的配置UI界面来理解和操作。这样才能化解因为框架所带来的额外的学习成本和理解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