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30 数据库模型设计,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简单例子理解

数据库设计一般满足第三范式就够

第一范式(原子性)

  • 定义:数据库表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原子数据项,而不能是集合,数组,记录等非原子数据项。如果实体中的某个属性有多个值时,必须拆分为不同的属性
  • 通俗解释:一个字段只存储一项信息
  • 例子
班级:高三1班,应改为2个字段,一个年级、一个班级,才满足第一范式
学号 姓名 班级
0001 小红 高三1班

改成

学号 姓名 年级 班级
0001 小红 高三 1班

第二范式(非主键属性完全依赖于主键属性,不存在部分依赖)

  • 定义:满足第一范式前提,当存在多个主键的时候,才会发生不符合第二范式的情况。比如有两个主键,不能存在这样的属性,它只依赖于其中一个主键,这就是不符合第二范式
  • 通俗解释:任意非主键都只依赖表的主键字段
  • 例子
下面结构不符合第二范式
学生证 名称 学生证号 学生证办理时间 借书证名称 借书证号 借书证办理时间

改成2张表如下
学生证表

学生证 学生证号 学生证办理时间

借书证表

借书证 借书证号 借书证办理时间

第三范式(非主属性不能传递依赖于主属性)

  • 定义:满足第二范式前提,如果某一属性依赖于其他非主键属性,而其他非主键属性又依赖于主键,那么这个属性就是间接依赖于主键,这被称作传递依赖于主属性。
  • 通俗理解:一张表最多只存2层同类型信息
  • 例子
爸爸资料表,不满足第三范式
爸爸 儿子 女儿 女儿的小熊 女儿的海绵宝宝

改成
爸爸信息表

爸爸 儿子 女儿

女儿信息表

女儿 女儿的小熊 女儿的海绵宝宝

参考链接:
https://blog.csdn.net/wuyanxiaxia/article/details/22933021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