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经济学专栏】陈健
(191)
注册制
“老公,老公” 财经新闻中,朱姨不下一次听到了上市公司注册制,正疑惑上市公司难道不领取工商执照?
“哈哈!老婆大人,所谓上市公司的注册制度是相对于上市公司的审批制度及审核制度而说的。”朱公扭停了正播放粤曲的蓝牙音箱,对朱姨笑。
“老公,那么说,上市公司不用审核啦?”
朱公回答,“对啊!符合条件注册就可以上市了!”
“这不是利空?”朱姨转头看老公
“注册制其实已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以及创业板、科创板启动实施了;
现在是全面实施,即沪深主板亦采用注册制,对投.资者也许是利空,但对企业是方便融资发展的。”
“正式开启后,股.票的准入门槛放低,而优质的资金将会越来越往头部聚拢!”朱公预判着说。
“那真的要擦亮眼睛挑选好公司了!”朱姨应着。
“注册制下的证券市场,股市中那些业绩长期低迷的股.票,将让注册制带来的新的绩优股给取代,真正起到资本的合理流动。”
“以前是那些所谓的壳资源,更是毫无价值的了!”朱公对壳资源的深恶痛绝。
朱公对老婆讲,“市场一定要立足长期投.资基本面具有确定性增长趋势的公司,长期业绩是本金安全、稳健赚钱的保证。”
“虽然个股风险加大,但是机会也会更多的。”
朱公还介绍说,“注册制度公司上市,相关部门正在考虑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建议呢!”
“哎,什么建议呀,应该是利于投.资者的吧!”
“对啦! 之前的股市只具有融资功能,不具有分红功能,再加上过高的交易费用都是要进一步完善的;
“第一个就是强制分红制度,可以依据不同板块,结合境内外二级市场做出不同规定;
“二是 IPO 制度改革,捆绑参与各方长期利益,不仅是追溯相关保荐责任,还需要证券公司拿出真金白银参与,实现利益共享;
“还有就是大股东业绩承诺,与企业持续经营业绩挂钩,并延长限售期,让一级市场圈钱的现象杜绝;
“还有是政府资金(包括养老基.金等)可以进入二级市场,规定较长时间且业绩达到才退出;
“还有就是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证券机构分析师的利益与二级市场长期表现相关联,不能让分析师误导投.资者。”
“老公呀!市场分散户和机构,是不是散户难赚钱呵?”
“散户在二级市场确有困境的,信息的不对称,分析工具的掌握,数据的分析利用等都比不过机构的。”朱公把原因抛了出来。
“那散户没办法享受社会发展的红利啦?”朱姨有点失望。
“那也不是,一般专家建议初始投.资者考虑下二级市场的ETF ;略有经验的投.资者分析投二级市场个股;资深投.资者才能做一级市场股权(专业机构)和二级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