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婆要求签合同、按手印,才肯资助我们买学区房,这是为了防我吗?

网友私信:

我们夫妻俩想给女儿买个学区房,但是钱不够,所以想让公婆资助点,借我们点钱(说了以后会慢慢还),首付买个小学区房。


但是我公公婆婆说不借,而是说合伙一起买,到时候要是房子卖了钱一人一半分。然后买房前,还拿了个合同过来签。签字就不说了,还要按手印,搞的和陌生人交易一样。真是的,不知道怎么说。


之前傻呼呼的没有想那么多,心想房产证是我们两个人的名字,女儿到时候可以读好学校,就签了这个合同。


最近和闺蜜们聊天说到了这个事情,她们都说我太傻太天真了,说这样做,明显是为了防我。


现在想想,发觉自己真的是有点傻了,我公公婆婆自己本身就有两套房子,然后我们买一套让借钱资助我们一下都不肯,而是要以这样的形式做?


心里越想越难受,我公公婆婆这样做是不是为了防我?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幸福心理进阶】

1、警惕和识别营销话术

闺蜜们站在你的角度,说你太傻太天真;接着指出公婆这样做,是为了防你。这是一套常见的营销话术:先让你放松戒备,接着攻击你的性格缺点,最后直戳你的“痛点”。


“太傻太天真”是你的一个性格弱点,当被人指出来时,很自然会担心被伤害。后来开始相信“公婆是在防我”,是因为心底本来就有“公婆把我当外人”的恐惧。


正因为“性格弱点和心底的恐惧”是实实在在的,所以我们很容易被人带入她的思维,丧失自己的思考。警惕和识别营销话术,才能在遇到冲突时,保持一份难得的清醒。


2、包容不同观念

每个人对“自家人”的理解和定义不同。有人觉得自家人就应该不分彼此,竭尽全力去帮家人,是自己应做的事;也有人认为“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即使有帮你的能力,我也得掂量好帮到什么程度、怎么帮。


这是观念的不同。你和公婆、丈夫来着两个家庭,成长环境不同,有不同的观念很正常。你觉得一家人应该不分彼此没有错,两个老人想要签份合同、多份保障,这也很合理。


多了解、理解家人,尝试包容一些不一样的想法和观念。如果一味要求别人按自己的观念来生活,只会徒增烦恼。


3、形成自己观点

耳根子太软,容易被别人的观点左右,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是“太傻太天真”,也就是在平时生活中,不注意观察和思考,缺少“心眼”。留心身边的人和事,慢慢形成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心里明明白白,别人观点的冲击力才不会那么大。


第二个是“内心的恐惧”。要意识到,有时候我们会怀疑别人,不是因为别人的行为不对,而是因为我们内心有“不被接纳”的恐惧。怕公婆不把自己当“自家人”,这很正常;但公婆平时是怎样对我们的,用心感受,真情和假意还是有区别的。


平时多留心眼,用心感受身边人的心意。自己学会在生活中寻找答案,才能找回对生活的掌控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