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龙之介的《枯野抄》篇幅很短,事件也简单,却以精彩准确的心理描写传达出了众生相。在《枯野抄》中,精致利己主义的思想在每一个角色的内心都表现得活泛。松尾芭蕉说:“我一向打算以草为席、以土为枕而死,没想到却在如此华美的被褥上,完成往生的夙愿,心中无比欣慰。”
可事实确实如此吗?小说切入点是松尾芭蕉大师临终的场景,选取众弟子为老师点水的简单情节,通过一系列细节描写与心理活动,将弟子们和老师之间温情面纱扯破,将弟子们自矜自私自愧等矛盾人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文中,弟子们次第登场,不是真正去哀悼师父的死,而是权衡利弊,哀悼失去了师父的自己,每个人心中打着每个人的盘算。文章语言简洁古典而美,心理描写极为传神,仿佛书中人物就是读者身边一个个可闻可见的人。佩服大作家窥探人性并使之跃然纸上的能力。
也谢谢纸席老师推荐,因为推荐读了两篇芥川龙之介的作品,非常喜欢。大师不愧是大师,普通的事,在大师妙手下也能于无声处听惊雷,短短篇幅,让读者感受不尽世态和人性。
诚然,我们在推崇人性崇高一面的同时,也要接受人性中卑微的一面,这才是完整的人性。好的文字作品就是塑造一个个丰富真实的人吧!